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撮口脐风散

撮口脐风散

药方名称撮口脐风散

处方扁豆3克(炒)法夏1.5克 蔻米0.9克(研)木香0.9克干姜0.3克附子片0.3克 上元桂0.3克(去皮,研)小茴香0.9克(炒)生草0.9克

功能主治温中止痛。主小儿初生为风寒所侵,肚痛难忍,遂至聚唇撮口,眼闭口噤,啼声如鸦,或声不能出,或口吐白沫,或痰多气喘,甚者舌强面青,腹胀青筋,抽搐天吊。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揣摩有得集》

猜你喜欢

  • 蚕号散

    药方名称蚕号散处方僵蚕4个(去嘴,略炒)茯苓少许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主初生小儿,七日不食乳,名日撮口。用法用量蜜稠调,抹儿口内。摘录《婴童百问》卷一

  • 舶上硫黄丸

    药方名称舶上硫黄丸处方舶上硫黄1两(去沙石,细研如飞尘),薏苡仁2两(炒熟,捣为末)。制法和匀,滴水相和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固大肠,复真气。主疫毒痢,病势已减,所下之痢,止余些少,忽青粪,忽如鸭

  • 木香顺气汤

    药方名称木香顺气汤处方木香0.9克厚朴(姜制)1.2克青皮(去白)陈皮益智仁 白茯苓(去皮)泽泻干生姜半夏(汤洗)吴茱萸(汤洗)各0.6克当归1.5克升麻柴胡各0.3克 草豆蔻(面襄煨,去皮)0.9克

  • 羚羊角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羚羊角散药方名称羚羊角散处方羚羊角屑、桂心、茯神、麻黄(去根节)、葛根、附子(炮裂.去皮脐)、当归(炒)、酸枣仁、五加皮,各一两。升麻、枳壳(麸炒)、独活,各一两半。

  • 先期丸

    药方名称先期丸处方枇杷叶500克(蜜炙)白芍药250克(酒浸,切片,半生半炒)怀生地黄180克(酒洗)怀熟地黄120克青蒿子150克(童便浸)五味子120克(蜜蒸)生甘草(去皮)30克山茱萸肉120克

  • 姜汁牛奶

    药方名称姜汁牛奶处方鲜牛奶200克生姜汁10克 白糖20克制法将鲜牛奶、生姜汁、白糖混匀,煮沸后即可。功能主治益胃,降逆,止呕。适用于妊娠呕吐不能进食者。用法用量温热服,每日2次。摘录《经验方》

  • 荡寇解痰汤

    药方名称荡寇解痰汤处方羊藿1钱半,当归1钱半,胆星1钱半,熟地1钱半,志肉1钱,柏仁1钱,白术1钱,陈皮1钱,茯神1钱,干葛2钱,姜炭8分,甘草8分。功能主治酒伤发痫后,人事恍惚,饮食如痴,肢体厥冷。

  • 散结定疼汤

    药方名称散结定疼汤别名散结安枕汤(《辨证录》卷十二)。处方当归30克(酒洗)川芎15克(酒洗)丹皮6克(炒)益母草9克 黑芥穗6克乳香3克(去油)山楂10粒(炒黑)桃仁7粒(泡,去皮、尖,研)功能主治

  • 琥珀分清泄浊丸

    药方名称琥珀分清泄浊丸别名琥珀分清丸处方琥珀1两,锦纹大黄10两。制法上为细末,用鸡蛋清24个杵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功能主治肝经湿热毒火下注,淋浊管痛,小溲不利,及下疳火盛,肿痛腐烂。用法用量

  • 补肺杏仁煎

    药方名称补肺杏仁煎处方杏仁(去皮尖双仁,研)2两,枣肉(煮去皮核)1升,白蜜半升,酥半升,生姜汁半升,饧1升。制法上合和,于银石器中微火煎搅候熟。功能主治肺伤寒气,咳嗽唾痰,声重鼻塞。用法用量每服1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