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撮风散

撮风散

《直指小儿方》卷一:撮风散

药方名称撮风散

处方赤脚螟蚣半条(炙)钓藤7.5克朱砂僵蚕(焙)血蝎梢各3克麝香0.25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熄风,除痰,止痉。主初生儿心脾有热,兼痞风邪,致患撮口,症见口撮如囊,不能吮乳,舌强唇膏,面青目黄,手足抽搐,甚或神昏者。现用于新生儿破伤风,角弓反张,手足搐搦者。

用法用量每服0.25克,用竹沥调下。

摘录《直指小儿方》卷一

普济方》卷三六○:撮风散

药方名称撮风散

处方赤脚蜈蚣半条(炙),白僵蚕7个,朱砂1钱,麝香1字(上4味别研),川乌(炮)1钱,半夏(姜制)1钱,南星(姜制)1钱,钩藤1钱,天麻(炮)1钱,荆芥穗1钱(同研和前药)。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脐风,撮口风。

用法用量用猪乳,或竹沥,或用东引槐枝10根,各5寸,入火煨出津液,拭去灰,于乌驴乳或猪乳内浸,以槐枝点药滴入口中。

摘录普济方》卷三六○

《直指小儿》卷一:撮风散

药方名称撮风散

处方赤脚蜈蚣半条(炙),钩藤1分,朱砂1钱,直僵蚕(焙)1钱,蝎梢1钱,麝1字。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撮口。

用法用量每服1字,用竹沥调下。

摘录《直指小儿》卷一

猜你喜欢

  • 胶饴丸

    药方名称胶饴丸处方干姜(炮裂,为细末)制法以白饧锉如樱桃大,以新水过,入铁铫子,灰火中煨令溶,和姜末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脾胃虚弱,饮食减少,易伤难化,无力肌瘦。用法用量本方原名胶饴煎,与剂型不符

  • 调脾清肝理湿饮

    药方名称调脾清肝理湿饮处方茯苓3钱(朱染),炒茅术1钱5分,广皮1钱5分,壳砂1钱(研),薏米3钱(炒),扁豆3钱(炒),泽泻2钱,酒胆草1钱5分,丹参2钱,次生地3钱,白鲜皮2钱,车前子3钱(包煎)

  • 柏叶沐头丸

    药方名称柏叶沐头丸处方生柏叶1两,附子(生,去皮脐)半两,猪膏5两。制法上先将柏叶、附子为末,炼猪膏和为20丸。功能主治令发长不落。主脉极虚寒,鬓发堕落。用法用量每用1丸,用布裹之,纳沐头汤中洗头。摘

  • 寄杖散

    药方名称寄杖散处方白蜡1两。功能主治打着不痛。用法用量细细切烂,滚酒淬入碗内服之。摘录《古今医鉴》卷十六

  • 大补汤

    《痘疹全书》卷下:大补汤药方名称大补汤处方人参、黄耆、生地、甘草、当归、川芎、白芍、桂心、木香、青皮。功能主治女子痘疹起发至泡浆数日,忽然行经,恐血出里寒而生陷伏之变。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痘疹全书》

  • 胶菀犀角汤

    药方名称胶菀犀角汤处方紫菀、犀角、地骨皮、百部、白芍、丹皮、麦冬、玄参、川贝、茯苓、阿胶、甘草。功能主治劳嗽吐血。摘录《理虚元鉴》

  • 甲字丸

    药方名称甲字丸处方黄芩3分,黄柏3分,大黄3分,轻粉3分,鹿角霜6分。制法糊为丸,辰砂为衣。功能主治梅疮毒。用法用量每日服5分或3分。摘录《名家方选》

  • 荠叶涂方

    药方名称荠叶涂方处方干荠叶(末)半两,香薷(末)半两,赤小豆(末)半两,生蒴藋叶茎1握(细锉)。功能主治小儿野灶丹,从膝起。用法用量上药细研蒴藋,入诸药末,和调如糊,涂丹,干即易之。以愈为度。摘录《圣

  • 种子奇方

    药方名称种子奇方处方柏子仁(去油者,好酒浸一宿,砂锅上蒸,捣烂如泥)鲜鹿茸(火燎去毛净,酥炙透。如带血者,须慢火,防其皮破血走,切片为末)各等分制法二药捣极匀,炼蜜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虚弱不孕、

  • 豮猪胆丸

    药方名称豮猪胆丸处方豮猪胆(瓦上煿干)2两,胡椒1分,干姜(炮)1分,芜荑(炒)1分,陈橘皮(去白,焙)1分,莳萝(微炒)半两,仓米(炒)3分。制法上为末,用稀糊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治小儿疳痢久不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