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枸杞膏

枸杞膏

眼科阐微》卷三:枸杞膏

药方名称枸杞膏

处方枸杞2、3斤(肥大赤色者)。

制法上药以乳汁拌,蒸烂,捣膏,加水煎,拧出浓汁,去滓,加蜜,又熬成膏,贮瓷器内。

功能主治读书劳目力,年过四十,阴气半衰,神光渐减,两目昏花。

用法用量每服4-5茶匙,早上以温开水或龙眼肉汤、参汤调下。

夏月,加辽五味子2两。

摘录眼科阐微》卷三

寿世保元》卷四:枸杞膏

药方名称枸杞膏

处方枸杞子1斤。

制法上药放砂罐内,入水煎十余佛,用细绢罗滤过,将渣挤出汁净,如前再入水熬,滤取汁,3次,去渣不用,将汁再滤入砂罐内,慢火熬成膏,入瓷器内,不可泄气。

功能主治生精,补元气,益荣卫,生血,悦颜色,延年益寿。主诸虚百损。

用法用量不论男妇,早、晚用酒调服。

摘录寿世保元》卷四

猜你喜欢

  • 天池膏

    药方名称天池膏处方天花粉黄连各250克人参知母白术五味子各90克麦冬180克(去心)生地汁 藕汁各60毫升 人乳牛乳各250毫升生姜汁500毫升制法先将天花粉七味切片,用米泔水2.7升,入抄锅内漫半日

  • 活血润燥生津饮

    药方名称活血润燥生津饮别名生津散处方天门冬、麦门冬、五味子、瓜蒌仁、麻子仁、甘草、当归、生地黄、熟地黄、天花粉各等分。功能主治活血,润燥,生津。主燥渴。用法用量水煎,温服。摘录《医学入门》卷八

  • 八味带下方

    药方名称八味带下方处方奇良(即土茯苓)、当归、川芎、茯苓、橘皮、金银花、通草、大黄。功能主治妇人头疮,起因于带下者。用法用量水煎,温服。兼用坐药。摘录《汉药神效方》

  • 菟丝子补肾汤

    药方名称菟丝子补肾汤处方菟丝子9克,石斛9克,石决明9克,炒杭菊9克,当归9克,谷精草9克,炒茺蔚子9克,潼蒺藜9克,陈皮6克,炒谷芽5克。功能主治补肾养肝,明目。主肾气不足。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

  • 知母石膏汤

    药方名称知母石膏汤处方知母9克石膏12克葛根萎蕤各6克甘草黄芩升麻人参杏仁羌活防风各4.5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治风温之病,因发汗后,身体不恶寒而反恶热,无下证者。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煎至150

  • 苓白术散

    药方名称苓白术散处方人参4钱,白术(炒)1两,木香4钱,莲肉(去皮心)1两,砂仁5钱(去壳),白茯苓1两,甘草6钱,陈皮6钱,山药1两,黄耆1两(蜜炙)。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小儿泄泻。用法用量若缺人

  • 定痛托里散

    药方名称定痛托里散处方当归5分,白芍5分,肉桂1钱,乳香1钱,没药(俱出汗,研)1钱,粟壳(去蒂)2钱。功能主治诸肿毒疮痛。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简明医彀》卷八

  • 川乌散

    《普济方》卷四十五:川乌散药方名称川乌散处方川乌半两,草乌头半两,藿香叶半两,川芎半两,甘草半两,白芷半两,川蝎半两,雄黄6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偏正头痛,伤寒冷,打扑折碎破伤风,头面虚肿,呕逆恶

  • 羚翘解毒丸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羚翘解毒丸药方名称羚翘解毒丸处方金银花360克牛蒡子(炒)240克荆芥穗180克连翘360克薄荷240克甘草150克桔梗240克竹叶180克淡豆豉150克制法上九味,共研为细粉

  • 黄芩芦根汤

    药方名称黄芩芦根汤处方黄芩1两(去黑心),芦根1两,人参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桂(去粗皮)半两。制法上为粗散。功能主治伤寒吐下后,内外有热,烦渴不止。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1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