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榼藤子丸

榼藤子丸

圣济总录》卷一四二:榼藤子丸

药方名称榼藤子丸

处方榼藤子半两,威灵仙(拣净,锉碎,水淘洗过,焙干)2两,大黄(煨过)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肠痔。下部肿痛,便血后重,坐卧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食前温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二

《宣明论》卷十三:榼藤子丸

药方名称榼藤子丸

处方黄耆2两,枳实2两,槐花2两,荆芥穗2两,凤眼草2两,榼藤子1对(炙),皂子300个(炙)。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肠风泻血,湿热内甚,因为诸痔久而不治,乃变成瘘。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心酒送下;米饮亦得。

注意忌油腻、生冷、猪、鱼、臭血物等。

摘录《宣明论》卷十三

杨氏家藏方》卷十三:榼藤子丸

药方名称榼藤子丸

处方附子1两,草乌头半两,川乌头半两,刺猬皮半两,猪牙皂角半两,榼藤子半两,皂角刺半两,枳壳半两,白矾1分。

制法上并锉碎,入砂罐内,炭火烧留性,为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痔疮久不敛者。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温酒送下,1日2次,不拘时候。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三

御药院方》卷八:榼藤子丸

药方名称榼藤子丸

处方榼藤子1个(重7钱者,酥炙,和皮用),茴香(炒)半两,皂角刺(烧存性)半两,猬皮(烧存性)半两,枯白矾半两,白附子(炮)半两,枳壳(麸炒黄,去瓤)半两,樗皮(焙干)半两,乳香2钱半。

制法上为细末,醋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肠澼下血,痔漏结核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食前温酒送下;如有痔疮疼痛,醋研5-7丸,津唾涂患处。

摘录御药院方》卷八

猜你喜欢

  • 羌活神术散

    药方名称羌活神术散处方羌活藁本川芎白芷苍术细辛甘草功能主治治感冒风寒,头疼发热,恶寒拘急,体痛无汗,脉浮紧者。用法用量加生姜、葱白,水煎服。口渴,加天花扮、于葛;有热,加柴胡、黄芩;恶心而呕,加姜汁炒

  • 天丁散

    药方名称天丁散处方山丹花蕊 香白芷各6克牛蒡子根(春采,去皮)天丁(即皂角刺)苍耳芽 大力子各15克雄黄30克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疔疮及诸恶疮初生。用法用量每用好醋涂纸,贴患处。有黑甲者,必须胡桃

  • 传尸神授丸

    药方名称传尸神授丸处方天灵盖3钱(酥炙黄色,为末),虎粪内骨1钱(人骨为上,兽骨次之;杀虎,大肠内者亦可用;同青蛇脑小豆许或绿豆许,同酥炙,色转为度,无蛇脑,只醋炙亦得),鳖甲(极大者,9肋者尤妙;酥

  • 参术遇仙丹

    药方名称参术遇仙丹处方人参1两,白术1两,川芎2两,皂角刺2两,藁本2两,蝉壳2两,天麻2两,羌活3两,独活3两,细辛3两,紫参3两,丹参3两,沙参3两,知母3两,玄参4两,当归4两,荆芥穗4两,红花

  • 阿魏散

    方出《圣惠》卷二十二,名见《圣济总录》卷十:阿魏散药方名称阿魏散处方地龙半两(微炒),阿魏半分,乳香1字。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白虎风,身体疼痛不可忍,转动不得。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好茶调下,不拘时候

  • 定眩汤

    药方名称定眩汤处方天麻9克,半夏9克,全蝎9克,僵蚕9克,白芍24克,夜交藤24克,钩藤24克(另包后下),茯苓15克,丹参30克。功能主治平肝定眩,舒颈醒脑。主经络阻滞,血脉不通,髓海失充,肝风内动

  • 元参清肺饮

    药方名称元参清肺饮处方玄参2.4克 银柴胡陈皮桔梗茯苓地骨皮麦冬各3克薏苡仁6克人参甘草各1.5克槟榔0.9克功能主治治肺痈咳吐脓血,痰多黄稠腥秽,胸脯胀满,上气喘急,发热者。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

  • 回阳救胃汤

    药方名称回阳救胃汤处方人参2两,熟地2两,麦冬2两,黄耆1两,归身1两,萸肉1两,白术4两,金银花4两,远志2两,肉桂2两,茯苓2两,五味子1钱。功能主治疮口黑烂,直至肺脏阴虚无阳,胃气未绝者。摘录《

  • 搐鼻开关药

    药方名称搐鼻开关药处方皂角(煨,去皮)、北细辛、南星(生用)、半夏(生用)各等分,麝香少许。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惊风。用法用量每用少许,以竹管盛药,吹入鼻中。牙关紧,用乌梅煎浓汁,调和药末,擦入两

  • 二苓二术汤

    药方名称二苓二术汤处方白术2钱,苍术1钱,白茯苓3钱,赤茯苓3钱,陈皮1钱,天仙藤2钱,通草1钱,草豆蔻1钱。功能主治湿证。用法用量水煎服。如湿邪上受,而为外湿者,加羌活、独活、防己各1钱5分;如湿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