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橘香丸

橘香丸

《卫生总微》卷十二:橘香丸

药方名称橘香丸

处方陈皮1两,木香1两,姜黄(切片)半两,草豆蔻仁半两,白术(锉,炒)半两,牵牛子(炒)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疳积。黄瘦盗汗,腹胀泄泻,宿滞不化,气促发喘。

用法用量每服10丸,食后葱白米饮送下。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二

《直指》卷十八:橘香丸

药方名称橘香丸

处方橘核(炒)、茴香(炒)、胡芦巴(炒)、庵(艹闾)子(炒)、破故纸(炒)、附子(炮)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酒煮糯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腰痛,经久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食前盐汤送下。

摘录《直指》卷十八

《卫生总微》卷十四:橘香丸

药方名称橘香丸

处方青皮(去瓤)1两(炒),吴萸(拣净)1两,木香1两,当归(去芦)1两,干姜半两,丁香半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腹痛,啼哭不止。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橘香汤”。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四

猜你喜欢

  • 宣郁通经汤

    药方名称宣郁通经汤处方白芍15克(酒炒)当归15克(酒洗)丹皮15克 山栀9克(炒)白芥子6克(炒研)柴胡3克香附3克(酒炒)川郁金3克(醋炒)黄芩3克(酒炒)生甘草3克功能主治疏肝泻火,理气调经。治

  • 第三竹沥汤

    药方名称第三竹沥汤别名竹沥汤处方竹沥19升,防风3两,茯苓3两,秦艽3两,当归2两,黄芩2两,人参2两,芎?2两,细辛2两,桂心2两,甘草2两,升麻2两,麻黄2两,白术2两,附子2枚,蜀椒1两,葛根5

  • 茸附益肾丸

    药方名称茸附益肾丸处方鹿茸30克(炙)沉香7.5克天雄15克(炮)鹿角霜15克 家韭子15克(酒浸)青盐15克茴香15克(盐炒)桑螵蛸30克(炒)牡蛎粉15克白石脂30克鹿角胶30克(炒)制法上为细末

  • 杏仁芥子汤

    药方名称杏仁芥子汤处方杏仁9克白芥子4.5克木通4.5克 姜水炒黄连2.4克 盐水炒连翘6克栀子4.5克滑石9克芦根4.5克竹叶3克 云苓9克半夏6克功能主治治湿温盘结气分,内蒙包络,神昏谵语,舌苔黄

  • 诃黎勒煎

    药方名称诃黎勒煎处方诃黎勒(以面裹煨黄,去面)。制法上为末,粟米饮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水痢,心腹胀满,呕逆;及上气咳嗽,胸膈气痞。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诃黎勒丸”。摘录《鸡峰》卷十四

  • 参桔丸

    药方名称参桔丸处方人参半两,桔梗半两,陈皮3两。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脾虚发热。用法用量每服30丸,米饮送下。摘录《普济方》卷一五三引《指南方》

  • 灌耳散

    药方名称灌耳散处方雄黄1分,绿矾1分,吴蓝子1合,莴苣子1分,葱子1分,白芜荑1分,麝香1分。制法上药于铁器内烧为灰,细研。功能主治蚰蜒并诸杂虫蚁入耳。用法用量方中吴蓝子、葱子,《圣济总录》作板蓝根、

  • 立侯下胎散

    药方名称立侯下胎散处方皮消1钱(少壮者1钱5分),大附子3-5分(煨,去皮。体弱者用,壮者不用)。功能主治临产或横逆,或血海干涸,或胎死不下,死在顷刻。用法用量用黄酒半钟,煎1-2沸,温服。立下。如寒

  • 草圣丸

    药方名称草圣丸处方干木瓜、白僵蚕(炒去丝嘴)、荆芥穗、草乌头(炮,去皮尖)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干湿脚气,及下部一切疮痒。用法用量每服10-15丸,空心温酒、盐汤任下。摘

  • 碧云汤

    药方名称碧云汤处方荆芥穗2两,牛蒡子(炒)1两,真薄荷1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风痰上攻,头目昏眩,咽喉疼痛,涎涕稠粘。用法用量每服3钱,食后茶送下。摘录《扁鹊心书·神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