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熟干地黄散

熟干地黄散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三:熟干地黄散

药方名称熟干地黄散

处方熟干地黄鸡内金(微炒)黄耆(锉)白茯苓牡蛎人参(去芦头)牛膝(去苗)各30克麦门冬(去心)桑螵蛸(微炒)枸杞子各22克龙骨45克

制法上药为散。

功能主治治消渴属肾消者。小便滑数,口干心烦,皮肤干燥,腿膝消细,渐至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9克,以水200毫升,煎至12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三

妇人大全良方》卷二十二:熟干地黄散

药方名称熟干地黄散

处方熟干地黄伏龙肝黄耆赤石脂各30克阿胶甘草白术艾叶(炒)川芎人参各15克当归7.5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治产后崩中,头目眩晕,神思昏迷,四肢烦乱,不知人事。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210毫升,去滓温服。

摘录妇人大全良方》卷二十二

猜你喜欢

  • 东矾散

    药方名称东矾散处方生明矾100g,飞黄丹10g。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手癣。用法用量取25g,用米醋500毫升,放入瓷面盆(切不可用铜、钢、无瓷面盆)。滚开后,放入药粉,用棍棒搅,即取下面盆,用纱布浸

  • 拨云丸

    《异授眼科》:拨云丸药方名称拨云丸处方白蒺藜(炒去角)、羌活、独活、防风、生地黄、荆芥、当归、蛇蜕、金银花、蝉蜕、赤芍、甘草。功能主治阳毒之气盛,注于阳道,寒邪克之,眼目日夜疼痛者。用法用量本方方名,

  • 银甲汤

    药方名称银甲汤处方金银花24克,连翘15克,升麻15克,红藤24克,蒲公英24克,生鳖甲24克,紫花地丁30克,生蒲黄12克,椿根皮12克,大青叶12克,琥珀末12克,桔梗12克,茵陈13克。功能主治

  • 茯苓栀子散

    药方名称茯苓栀子散处方白茯苓半两,山栀子半两,甘草(炙)半两,当归(焙)半两,白芍药半两。功能主治五淋,便血疼痛。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3-4钱,水1盏半,煎至7分,去滓,食前温服。摘录《医方类聚

  • 消乳岩丸

    药方名称消乳岩丸处方夏枯草蒲公英各120克金银花漏芦各60克 山茨菇 雄鼠粪(两头尖)川贝母(去心)连翘金橘叶白芷甘菊花没药(去油)瓜蒌仁乳香(去油)茜草根甘草广陈皮紫花地丁各45克制法上为细末,炼蜜

  • 紫菀汤

    《外台秘要》卷十引《广济方》:紫菀汤药方名称紫菀汤别名钟乳补肺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处方紫菀五味子生姜(合皮切)白石英(研,绵裹)款冬花桂心人参各60克 钟乳(研,绵裹)麦门冬(去心)桑根白

  • 奠土汤

    《辨证录》卷七:奠土汤药方名称奠土汤处方白术1两,茯苓1两,砂仁5分,山药1两,人参5钱,萝卜子2钱,附子3分,半夏1钱,破故纸1钱。功能主治饥渴而思饮食,饮食下腹便觉饱闷,必大泻后快,或早或晚,一昼

  • 家秘冲和汤

    药方名称家秘冲和汤处方羌活、黄芩、防风、生地、白芷、白芍、甘草。功能主治太阳伤寒,自汗发热。用法用量寒热,加柴胡;眼眶目痛口渴,加葛根,去白芷;小便赤,加木通;渴而有痰,加天花粉;渴而消水,加石膏;呕

  • 瓜蒌散

    《赤水玄珠》卷二十八:瓜蒌散药方名称瓜蒌散别名栝楼散处方瓜蒌根2钱,白僵蚕1钱。制法慢火同炒老黄色,为末。功能主治痘,热极生风,发搐。用法用量栝楼散(《准绳·幼科》卷五)。摘录《赤水玄珠》卷二十八《济

  • 二圣膏

    药方名称二圣膏处方杏仁70粒,半夏半粒。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风疮烂潭深久者。用法用量以浓茶同甘草煎洗患处,将药塞之。候肉长平,用掺药收功。摘录《解围元薮》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