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理中散

理中散

《外台》卷六引《必效方》:理中散

药方名称理中散

处方木香6分,桂心8分(炙),厚朴8分(炙),甘草8分(炙),白术8分,干姜10分(炮),附子6分(炮)。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霍乱及转筋,吐痢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饮调下。如人行5-6里,不定,更服1钱匕,愈止。

注意海藻菘菜、生葱、猪肉、桃、李、雀肉。

摘录《外台》卷六引《必效方》

《传家秘宝》:理中散

药方名称理中散

别名增损理中散

处方干姜1两,人参1两,白术1两,甘草半两,吴茱萸半两,槟榔半两,陈皮(汤浸,去瓤,焙干)1两,厚朴1两(去皮,姜炙),荜茇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脾气虚弱,胃中冷,食后咽酸呕哕,胸胁胀满,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增损理中散(《圣济总录》卷四十六)。

摘录《传家秘宝》

活幼口议》卷二十:理中散

药方名称理中散

处方四圣汤加肉豆蔻青皮、天台乌药

功能主治脾胃久虚,不纳食,频吐,或泻不止。

摘录活幼口议》卷二十

《外台》卷六引《必效方》:理中散

药方名称理中散

处方干姜2两,食茱萸2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食后吐酸水,食羹粥酪剧。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温酒下,每日3次,勿冷服之。常醋水愈。

摘录《外台》卷六引《必效方》

产宝诸方》:理中散

药方名称理中散

处方当归2钱,黄连2钱,艾叶1钱半,地榆1钱半,甘草(炙)1钱半,龙骨1钱半,厚朴(姜炙)1钱半,黄芩1钱半,干姜1钱半。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妇人产后虚羸。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煎至7分,去滓,食前服。

摘录产宝诸方

《医方类聚》卷五十三引《神巧万全方》:理中散

药方名称理中散

处方人参半两,藿香半两,白术3分,甘草1分(炙),干姜1分(炮),白茯苓1分,陈橘皮3分(去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四时伤寒并时气吐后。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生姜,和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医方类聚》卷五十三引《神巧万全方》

猜你喜欢

  • 结毒紫金丹

    药方名称结毒紫金丹处方龟版(放炭火上炙焦,用新安酒浆,浓笔蘸浆涂上,反复炙涂三次,以焦黄为末)60克石决明(用九孔大者,煅红,童便内渍之,为末)朱砂(明亮者,为末)各6克制法共再碾极细,烂米饭为丸,如

  • 八正合四物汤

    药方名称八正合四物汤处方大黄(煨)、木通、滑石末、车前子、山栀仁、甘草(生)、当归梢、生地黄、赤芍药各等分。功能主治血痢,小便赤涩。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煎服。摘录《保命歌括》卷二十二

  • 百倍丸

    药方名称百倍丸处方败龟版虎骨(上二味,各醋浸一宿,蘸醋炙令黄为度)苁蓉(酒浸一宿)牛膝(酒浸一宿)乳香(另研)没药(另研)木鳖子(去壳)骨碎补(去毛)自然铜(醋淬七次)破故纸(炒)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

  • 黄连羊肝丸

    《中国药典》:黄连羊肝丸药方名称黄连羊肝丸处方黄连20g 胡黄连40g黄芩40g黄柏20g龙胆20g柴胡40g青皮(醋炒)40g木贼40g密蒙花40g茺蔚子40g决明子(炒)40g石决明(煅)40g夜

  • 白龙骨丸

    《医统》卷八十七:白龙骨丸药方名称白龙骨丸处方白龙骨、牡蛎(大白者,火煅赤)各等分。制法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小便白浊。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赤茯苓汤送下。摘录《医统》卷八十七《普

  • 化硬散

    药方名称化硬散处方南星、草乌、半夏、狼毒各等分。制法上为末,用猪脑同捣。功能主治痈疽肿硬,厚如牛领之皮,不作脓腐。用法用量遍敷疮上,留顶出毒。摘录《仙拈集》卷四

  • 荆荷散

    药方名称荆荷散处方荆芥、薄荷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产后中风。用法用量童便、酒冲服。摘录《仙拈集》卷三

  • 开迷散

    药方名称开迷散处方当归3克白术(炒)3克白芍药3克柴胡2.4克 白茯苓2.4克甘草(炙)2.1克桃仁4.5克苏木3克远志(泡,去骨)4.5克 生地黄4.5克制法上药锉研。功能主治治妇人血逆心包而作癫狂

  • 栀子仁散

    药方名称栀子仁散别名栀子汤(《张氏医通》卷十五)。处方栀子仁(熬黑)30克白鲜皮赤芍药升麻各15克寒水石甘草(炙)各9克制法上药为散。功能主治治痘疹毒盛,色黑便秘。用法用量每服3~6克,水煎,调紫草茸

  • 槐豆散

    《圣济总录》卷一四二:槐豆散药方名称槐豆散处方槐豆(炒)2两,皂荚子仁3分(炒),枳壳(去瓤,麸炒)1两,防风(去叉)1两,桑耳1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肠风、五痔,下鲜血,多秘结疼痛,成气痔者。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