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甘遂丸

甘遂丸

《圣惠》卷八十八:甘遂丸

药方名称甘遂丸

处方甘遂1分(煨令微黄),雄黄半两(细研),石膏半两(细研,水飞过),牡蛎半两(烧为粉),巴豆半两(去皮心,绢囊盛,于淳酒中煮半日,取出焙干),丹砂半两(细研,水飞过),蕤仁2分(汤浸,去皮研入),麝香1分(细研)。

制法上为末,与巴豆都研令匀,炼蜜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小儿症瘕,胁下坚硬如石,四肢黄瘦,不欲乳食。

用法用量每服1丸,以粥饮送下,日2次。

摘录《圣惠》卷八十八

方出《圣惠》卷五十四,名见《圣济总录》卷八十:甘遂丸

药方名称甘遂丸

处方郁李仁1两(汤浸,去皮,微炒),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甘遂1两(煨令微黄),赤茯苓1两,甜葶苈2两(隔纸炒令紫色),瞿麦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水气遍身浮肿,皮肤欲裂,心腹气急胀大,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心以温水送下。良久,当利3两行;如不利,即加丸再服,以利即效。

摘录方出《圣惠》卷五十四,名见《圣济总录》卷八十

《外台》卷二十引《古今录验》:甘遂丸

药方名称甘遂丸

处方甘遂2两(熬),葶苈子2两(熬),杏仁50枚(熬),巴豆40枚(去心皮,熬)。

制法上药治下筛,炼蜜为丸,如大豆大。

功能主治水黄疸,体大如囊,面目皆合,阴肿如斗,正如霜瓜。

用法用量每服3丸,饮送下。当吐。不知,可至5丸。

注意禁野猪肉芦笋

摘录《外台》卷二十引《古今录验》

幼幼新书》卷三十二引《婴孺方》:甘遂丸

药方名称甘遂丸

处方甘遂(炒)3分,芍药3分,杏仁3分,车前子3分,黄芩3分,猪苓3分,葶苈(炒)3分,鳖甲7分(醋炙)。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大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肿满结实,诸治不效。

用法用量竹叶饮送下。2岁5-6丸,日再量之。

摘录幼幼新书》卷三十二引《婴孺方》

《圣惠》卷九十二:甘遂丸

药方名称甘遂丸

处方甘遂1两(煨令微黄),麝香1分(细研),川大黄1两(锉,微炒),前胡2两(去芦头),黄芩半两,木香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阴肿壮热。

用法用量3岁儿,每服3丸,食前以温水送下。

摘录《圣惠》卷九十二

圣济总录》卷一五三:甘遂丸

药方名称甘遂丸

处方甘遂(微煨)1两1分,葶苈(隔纸炒)2两,黄连(去须)1两半,天门冬(去心,焙)1两半,苦葫芦1枚(取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妇人水分,四肢浮肿,经水断绝。

用法用量每服10-15丸,空心温酒送下。得水利即疏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三

圣济总录》卷一七四:甘遂丸

药方名称甘遂丸

处方甘遂,(炒)3分,葶苈(纸上炒)3分,车前子3分,猪苓(去黑皮)3分,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研)3分,芍药3分,泽漆叶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鳖甲(去裙襕,醋炙)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肿满结实,诸治不愈。

用法用量5-6岁儿每服5丸,竹叶汤送下。以利为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四

《圣惠》卷五十四:甘遂丸

药方名称甘遂丸

处方甘遂半两(煨令微黄),蒜瓣半两(煨熟,研),黑豆半两(炒熟)。

制法上药除蒜外,捣罗为末,用蒜并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卒身面浮肿,上气喘息。

用法用量每服10丸,以木通汤送下,日2次。

摘录《圣惠》卷五十四

圣济总录》卷一一六:甘遂丸

药方名称甘遂丸

处方甘遂1两,细辛(去苗叶)1两半,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1分,木通(锉)1两1分,干姜(炮裂)1两,吴茱萸(汤浸,焙干,炒)1两,桂(去粗皮)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枣核大。

功能主治鼻多清涕。

用法用量以绵裹纳鼻中。仰卧即涕出,日3易之,以愈为度。

注意避风。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六

《圣惠》卷五十一:甘遂丸

药方名称甘遂丸

处方甘遂1分(煨微黄),芫花半两(醋拌炒令干),甜葶苈1两(隔纸炒令紫色),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青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大戟半两(锉碎,微炒),川芒消1两,贝母1两(煨微黄)桂心1两,乌喙1分(炮裂,去皮脐)。

制法上为末,其杏仁研如膏,与诸药末拌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痰冷癖饮久不愈,腹胁胀满,不下饮食、四肢浮肿。

用法用量每服10丸,食前以粥饮送下,日2次。以利为度。

摘录《圣惠》卷五十一

圣济总录》卷七十三:甘遂丸

药方名称甘遂丸

处方甘遂(微炒黄色)1两,芫花(醋炒黄色)1两,桃仁(汤去皮尖双仁,炒黄别研)1两,芎藭1两,当归(切,焙)1两,柴胡(去苗)1两,蜀椒(去闭口及目,炒出汗)1两,吴茱萸(汤淘7遍,焙干,炒)1两,厚朴(去粗皮1两,姜汁炙)1两,桂(去粗皮)1两。

制法上药除桃仁外,捣罗为末。入桃仁捣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痃气。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腹煎生姜汤送下,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三

普济方》卷五十六引《海上方》:甘遂丸

药方名称甘遂丸

处方甘遂通草细辛附子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以白雄犬胆和为丸,如枣核大。绵裹纳鼻中。

功能主治鼻齆,及鼻塞不闻香臭,亦治息肉。

用法用量辛热涕出,4-5次愈。

摘录普济方》卷五十六引《海上方》

《圣惠》卷八十八:甘遂丸

药方名称甘遂丸

处方甘遂1分(煨令微黄),赤芍药半两,黄芩半两,真珠末1分,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巴豆霜半两。

制法上为末,入杏仁巴豆霜,同研令匀,炼蜜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腹内痞结,乳食不消,心腹刺痛。

用法用量2-3岁儿,每服2丸,空腹以温水送下。以利为效,未利再服。

摘录《圣惠》卷八十八

猜你喜欢

  • 海桐皮浸酒

    《圣济总录》卷一二九:海桐皮浸酒药方名称海桐皮浸酒处方海桐皮(锉)1两,五加皮(锉)1两,独活(去芦头)1两,防风(去叉)1两,干蝎(炒)1两,杜仲(去粗皮,切)1两,牛膝(去苗,酒浸,切,焙)1两,

  • 荡皮丸

    药方名称荡皮丸处方参苏饮合秘传降气汤加五味子、乌梅、桑白皮、红枣。功能主治肺壅咳嗽,痰实久嗽。用法用量水煎服。注意不宜卒止。摘录《普济方》卷三八七

  • 代刀散

    《杏苑生春》卷六:代刀散药方名称代刀散处方草乌头荜茇各4.5克 川椒细辛各6克制法上药生用为末。功能主治主牙疼欲落。用法用量每用少许,揩患处内外,其牙自落。摘录《杏苑生春》卷六《外科全生集》:代刀散药

  • 大乌犀散

    药方名称大乌犀散处方犀角(镑)1分,羚羊角(镑)1分,龙脑(研)1分,麝香(研)1分,雄黄(研)1分,熊胆(研)1分,牛黄(研)1分,乳香(研)1分,阿魏(研)1分,丹砂(研)1分,水银(与丹砂同研,

  • 桂附膏

    药方名称桂附膏处方鲜侧柏叶10斤,鲜松毛3斤,生天雄1斤,麻油6斤,炒黄丹36两,肉桂1斤。制法用麻油6斤,将前药浸7日,入锅内熬至药枯黑,去滓滤净;加炒黄丹36两,搅微冷;加肉桂1斤搅匀,成膏118

  • 珍珠龙脑生肌散

    药方名称珍珠龙脑生肌散处方降真香15克(用香油滚七次)儿茶15克 牙末6克 枯矾0,6克珍珠0.6克 龙脑0.6克制法上药俱为极细末,瓷罐收贮,黄蜡封口。功能主治治下疳,牙疳,诸色疳疮。用法用量用清米

  • 北艾汤

    药方名称北艾汤处方北艾1把。功能主治痈疽,疮口冷滞,脓血少,肉色白,久不合。用法用量煎汤,密室中洗,仍以白胶烧烟熏之,续贴膏药。仍多服排脓内补散、加味不换金正气散。摘录《直指》卷二十二

  • 骊龙散

    药方名称骊龙散处方珍珠8分,牛粪1两(12月生用,余月烧灰存性),铁锈1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发背痈疽,破与不破二者之间。用法用量以猪脑加醋调敷疮口3-5次,干再易之。注意凡发毒品味忌食。摘录《疮

  • 开结丸

    药方名称开结丸处方黑丑1斤(取头末),熟大黄1斤,制半夏4两(姜汁炒),制南星2两(姜汁炒),白矾2两,皂荚1斤(去子,去弦棱),葶苈子4两,木香2两,青皮(醋炒)4两,枳实(炒)4两。制法上为细末,

  • 大附方

    药方名称大附方处方大附子1枚(炮令裂,削去皮。乌头亦得)。制法上切如豆。功能主治咽喉肿痛极盛,语声不出者,及喉痹毒气,咽门闭不能咽。用法用量每含1块,咽汁。1方蜜涂炙圻,含之咽汁,甜尽更涂蜜炙,准前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