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白凤膏

白凤膏

《修月鲁般经后录》引《十药神书》(录自《医方类聚》卷一五○):白凤膏

药方名称白凤膏

处方黑嘴白鸭1只 大京枣1千克 参苓平胃散500克 陈煮酒1大瓶

功能主治补髓生津,和血顺气。一切劳证,形体虚惫,咳嗽吐痰咯血,日晡潮热,肌肉消瘦,气衰言微者。

用法用量上先将鸭扎缚其脚,却量患人饮酒多少,随量倾酒在器中,烫温,将刀于鸭项上割开,沥血于酒内,搅匀,一气饮之。又将鸭干捋去毛,就胁下开一孔,取出肠杂,以纸拭干,将枣子去核,每个实填参苓平胃散末,以麻布扎定,填于鸭肚中,用砂糖甏一个,放鸭在内,四遭炭火慢煨,一瓶煮酒作三次添入,直至熬酒干为度,取起,次第食之,尽此一鸭。

备注本方所治劳证,为肺肾阴虚,精血亏损,而又元气极虚,脾胃不和所致。方中黑嘴白鸭为君,先取其血饮之,宜人肺经,润补其肺;继取其肉食之,补肺肾,益精髓,退骨蒸,化虚痰,止咳嗽。虚劳而至气衰言微,急须补元气,益脾胃,故用人参大枣茯苓为臣;更用平胃散为佐,取其消导和中,使鸭肉、参、枣补而不腻,有补中寓消之义。

摘录《修月鲁般经后录》引《十药神书》(录自《医方类聚》卷一五○)

顾松园医镜》卷十一:白凤膏

药方名称白凤膏

处方乌嘴凤头白鸭1只。

功能主治滋阴除热,化痰止嗽。主虚劳,内热骨蒸,咳嗽痰白。

用法用量令饿透,将二地、二冬、青蒿鳖甲、骨皮、女贞子各4两共为末,每糯米1升,用药1两同煮,连汤水与食,令极肥,宰血,陈酒冲服;将鸭去毛,挖净肚杂,如常用甜白酒加盐煮烂,空心食之更妙,食完再照上法用之;若作丸服,仍用前药1料为细末,入鸭腹中,麻线扎定,以清白人溺煮烂,去骨,捣为丸服。

注意虚劳之人,所宜常食。

摘录顾松园医镜》卷十一

《修月鲁般经后录》引《劳证十药神书》(见《医方类聚》卷一五○):白凤膏

药方名称白凤膏

处方黑嘴白鸭1只,大京枣2升,参苓平胃散1升,陈煮酒1大瓶。

功能主治复其真元。主一切劳,大怯及虚甚惫,火乘金位,嗽吐痰咯血、发热者;少年禀气不足,因饮食饥饱所伤,致成虚损,形体羸弱,日哺潮热,腹胀气急,脉来弦数者。

用法用量其血酒直入肺经,滋补其肺,宁止其嗽。

各家论述《十药神书》陈修园按:怯而日久,虚极而惫,而且咳嗽不已,则肺日因嗽而动扰矣。吐痰不已,则肺因痰而壅滞矣。咯血发热,壮火食气,不特肌肉消瘦,而且气衰言微矣。此为极症,恐非无情之草木所能治。故用黑嘴白鸭一只为君,盖以毛白者味较清而入肺,嘴黑者骨亦黑而入肾,取金水相生之义,亦资异类有情之物以补之也。最妙入京枣2升,取其甘温以补胃;平胃散1升,取其消导以转胃。胃为五脏六腑之本,胃安则脏腑俱安,与保真汤佐以厚朴同义。

摘录《修月鲁般经后录》引《劳证十药神书》(见《医方类聚》卷一五○)

猜你喜欢

  • 九仙薯蓣煎

    药方名称九仙薯蓣煎处方薯蓣1斤,杏仁1升(汤浸,去皮尖双仁),生牛乳3升。制法烂研杏仁,入牛乳,绞取汁,以杏仁尽为度;后取薯蓣相和,都入新瓷瓶盛之,蜜封瓶口,安于釜中,以重汤煮1伏时乃成。功能主治令人

  • 下乳涌泉散

    药方名称下乳涌泉散处方当归川芎天花粉白芍药 生地黄柴胡各30克青皮漏芦桔梗木通白芷通草各15克穿山甲45克王不留行90克甘草7.5克制法上药研为细末。功能主治【组成】产后乳汁不行。用法用量每服6~9克

  • 黄芩二陈汤

    药方名称黄芩二陈汤处方黄芩、陈皮、半夏、茯苓各等分,甘草减半。功能主治热痰。用法用量水1钟半,加姜3片,煎7分,食远服。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四引《宣明论》

  • 菊花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菊花散药方名称菊花散处方甘菊花(一两)、防风(一两)、前胡(一两)、细辛(半两)、桂心(半两)、甘草(炙.二钱半)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风邪气入于脑,停滞鼻间,气不

  • 苍耳鱼

    药方名称苍耳鱼别名苍耳膏处方苍耳草。功能主治疠风。用法用量苍耳膏(《卫生鸿宝》卷三)。注意忌盐百日。摘录《疡科选粹》卷六

  • 葵子饮

    《普济方》卷三三八引《妇人良方》:葵子饮药方名称葵子饮处方葵子1升(一方无葵子,用葵根)。功能主治妊娠患子淋,亦治小便不通。用法用量上水5升,煮取2升,分2服。摘录《普济方》卷三三八引《妇人良方》《圣

  • 麦门冬煎

    药方名称麦门冬煎处方麦门冬(去心)人参黄耆各60克 白茯苓山茱萸山药桂心各45克 黑豆105克(煮,去皮,别研)制法上药研末,地黄自然汁500毫升,牛乳300毫升,熬为膏,丸如梧桐子。功能主治治消渴。

  • 八仙寿神汤

    药方名称八仙寿神汤处方何首乌4钱,地骨皮4钱,茯苓4钱,党参2钱,生地黄2钱,熟地黄2钱,天门冬2钱,麦门冬2钱。功能主治身体虚弱,精神疲倦。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家庭治病新书》

  • 大灵宝丹

    药方名称大灵宝丹处方天麻2两,乌蛇(酒浸,去皮骨,炙)2两,天南星(炮)2两,黑附子(炮,去皮)1两,白附子1两,川芎1两,僵蚕1两,蔓荆子1两,干姜(炮)1两,肉桂(去皮)1两,防风1两半,麻黄2两

  • 导赤各半汤

    《症因脉治》卷二:导赤各半汤药方名称导赤各半汤处方生地、木通、甘草、川黄连、麦门冬、犀角。功能主治心火妄动,上刑肺金而致嗽血。摘录《症因脉治》卷二《症因脉治》卷二:导赤各半汤药方名称导赤各半汤处方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