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白头翁酒

白头翁酒

医心方》卷八引陶氏方:白头翁酒

药方名称白头翁酒

处方白头翁2两,甘草1两,牛膝2两,海藻2两,石斛1两,干地黄1两,土瓜根1两,附子3两,葛根1两,麻黄2两。

功能主治足肿。

用法用量以酒2斗,渍5日。服1合,稍至3-4合。

摘录医心方》卷八引陶氏方

圣济总录》卷十:白头翁酒

药方名称白头翁酒

处方白头翁草1握(烂研)。

功能主治诸风痛攻四肢百节。

用法用量以醇酒投之,顿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白头翁酒

药方名称白头翁酒

处方白头翁156g,白酒1升。

制法白头翁根洗净,剪成寸段,放入盛白酒坛内,用厚布密封坛口,隔水放入锅内煮数沸,捞出白头翁根渣,将药酒装瓶收贮。

功能主治解毒散结,排脓敛疮。主淋巴腺结核。

用法用量每服1-2钟,1日2次,历1-2月。

临床应用淋巴结结核:郭某某,男,22岁,未婚,美术工作者。患者自幼体弱,16岁时左侧颈部发现瘰核,经外科手术切除已愈。19岁时,右侧颈部又发现瘰核,自溃后逐渐愈合。隔两年,整个颈部又发,时好时犯,残遗疤痕五处。今年初,右耳下颈部锁骨中央偏上见核桃大肿胀一处,市某医院诊断为淋巴结结核,注射链霉素,内服雷米封,仍未消散,破溃后时流清稀脓液,同时右腋窝里亦有瘰核溃破,并沿连上臂内侧面2寸许,形成皮下瘘管,脓液时流时蓄,经外科开刀引流又转皮肤科会诊,诊断“皮肤腺病”,配合理疗,经治2月余,未能收口。全身倦怠无力,午后有微热,食纳尚可,二便正常,困倦喜睡。缺盆疮面为长方径寸,边缘整齐,无红肿,腐肉灰白色,有稀薄豆渣样脓汁,邻近有豆粒大之疙瘩3个,酸胀不痛。腋窝及上臂处疮面宽约1寸,长3寸,粉紫色肉芽组织凹凸不平,脓液浸润,有特腥气,舌苔薄白,脉沉而无力。属瘰疬重症,服白头翁酒百日,全部疮面结疤痊愈。

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猜你喜欢

  • 归姜汤

    药方名称归姜汤处方当归9克 黑姜2.1克 枣仁4.5克(炒)大枣5枚(去核)。功能主治治产后心慌自汗。用法用量上药加大枣5枚,去核,水煎服。若服后自汗仍多,心慌无主,恐其晕脱,即加人参6克、熟附子3克

  • 保胎无忧丸

    药方名称保胎无忧丸处方党参(饭上蒸3次)4两,白术(蜜炙黄勿焦)4两,当归(酒炒)4两,大熟地(酒蒸)6两,茯苓(乳蒸3次)3两,山药(乳蒸3次)3两,杜仲(姜汁炒断丝)3两,白芍(酒炒)3两,川芎(

  • 加味失笑散

    《医宗金鉴》卷五十四:加味失笑散药方名称加味失笑散处方五灵脂蒲黄(隔纸炒)元胡索(醋炒)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化瘀止痛。治小儿小肠气,痛而冲心者。用法用量每服3~6克,水、酒调下。摘录《医宗金鉴

  • 上清拨云丸

    药方名称上清拨云丸处方羚羊角犀角各60克牛黄24克 川黄连(酒炒)黄芩(酒炒)川芎白芷当归各45克菊花大黄(煨)防风草决明羌活生地滑石地肤子蝉蜕各30克制法上药研末,蜜为丸。功能主治疏风泄热,清肝明目

  • 麻黄加葛根汤

    药方名称麻黄加葛根汤处方杏仁25个(去皮尖),麻黄1两,桂枝1两,葛根1两,甘草半两。制法上锉细。功能主治太阳表病,风湿相搏,荣卫俱病,一身尽疼,表气不和。用法用量每服5钱或1两,以水3盏,煎至7分,

  • 柴胡六合汤

    《医垒元戎》:柴胡六合汤药方名称柴胡六合汤处方熟地黄9克川芎3克 芍药9克当归9克柴胡3克黄芩3克功能主治主妊娠伤寒,邪入少阳,胸胁满痛,脉弦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垒元戎》《元戎》:柴胡六合汤药

  • 安神定志丸

    《医学心悟》卷四:安神定志丸药方名称安神定志丸处方茯苓茯神人参远志各30克石菖蒲龙齿各15克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辰砂为衣。功能主治因惊恐而失眠,夜寐不宁,梦中惊跳怵惕。用法用量每服6克

  • 姜茶丸

    药方名称姜茶丸处方干姜(炮)1两,建茶1两。制法上以乌梅取肉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休息痢。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米饮送下。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六

  • 回脉散

    药方名称回脉散处方大黄3钱,白芷8分,乳香5分,没药5分,木香5分,山甲(蛤粉炒)5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一切乳症,毒从大便出。用法用量人参2钱,煎汤调服。摘录《青囊秘传》

  • 龙齿镇心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龙齿镇心丹药方名称龙齿镇心丹处方龙齿(水飞)、远志(去心.炒)、天门冬(去心)、熟地黄、山药,各六两(炒);茯神、麦门冬(去心)、车前子(炒)、白茯苓、桂心、地骨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