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百草膏

百草膏

《万氏家抄方》卷四:百草膏

药方名称百草膏

处方百草。

制法5月5日采凡可治病草木100种,洗净捣汁,砂锅内熬成膏。每草膏5斤,配麻油10斤,再熬至滴水成珠为度;每油2斤,入黄、白蜡各2两,飞丹8两,松香4两溶化,用铅粉半斤收成膏,加乳香没药樟脑各5钱,槐枝搅匀收用。必惯识草药人采取,不治病野草勿用。

功能主治活血祛风败毒。主一切疮肿,风气,跌打损伤。

摘录《万氏家抄方》卷四

《三因》卷十五:百草膏

药方名称百草膏

别名百草霜

处方羊屎不拘多少。

制法上一味,上下以瓦盛盖,柴木烧令烟尽,末之,麻油调膏。

功能主治一切恶疮,不问干湿痛痒,日近年深者。

用法用量外敷。

痒者,加轻粉少许;痛者,加麝香少许。

摘录《三因》卷十五

《囊秘喉书》卷下:百草膏

药方名称百草膏

处方薄荷8分,玉丹5分,川贝1钱,灯草灰5厘,柿霜8分,甘草1分5厘,天花粉1钱,冰片2分,草霜1分。

制法上为末,用白蜜调膏。

功能主治喉癣及喉菌。

用法用量频咽噙之。若症重,兼服煎剂,并用吹丹。

注意如治喉刺,玉丹、薄荷忌用;如见劳病已重,津竭火炎之候,亦不宜用。

摘录《囊秘喉书》卷下

猜你喜欢

  • 加减辛夷散

    药方名称加减辛夷散处方茶调散加辛夷仁1两,藁本1两,苍耳子1两,木通1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风热上壅,鼻流浊涕,或腥臭头昏,眉棱骨痛。用法用量淡茶清调下。摘录《得效》卷十

  • 利疯丹

    药方名称利疯丹别名三生丹处方番木鳖。制法上药刀刮去皮毛,入麻油内煎至焦黄色为度,取出为末。功能主治蛇皮疯,鳞癫疯,毛疯。用法用量大疯发表用之,每服1分,卧时白汤下。须择无风处,出汗1月,方可起身。摘录

  • 白薇十味丸

    药方名称白薇十味丸处方白薇3两,知母4两,地骨皮3两,干地黄6两,麦门冬5两(去心),甘草4两(炙),蜀漆3两,萎蕤3两,橘皮2两,人参3两。制法上为散,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天行后不了了,体

  • 坎离既济丸

    《鲁府禁方》卷二:坎离既济丸药方名称坎离既济丸处方熟地黄(酒蒸,姜汁浸,焙)120克 生地黄(酒浸)天门冬(去心)麦门冬(去心)山茱萸(酒蒸,去核)山药甘枸杞肉苁蓉(酒洗,蒸)黄柏(去皮,酒炒)知母(

  • 猫头丸

    药方名称猫头丸处方猫头骨1个(酥炙),蝙蝠1个(以朱砂3钱填入腹内,瓦上炙焦),南星1两,白矾1两。制法上为末,用黄蜡溶化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瘰疬,马刀,不问远年近日,巳破未破。用法用量每服30丸

  • 除湿丹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除湿丹药方名称除湿丹处方槟榔、甘遂、威灵仙、泽泻、赤芍药、葶苈、乳香、没药,各一两。牵牛(五钱),大戟(炒.三两)、陈皮(去白.四两)。炮制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

  • 飞黄散

    《外台》卷二十四引《范汪方》:飞黄散药方名称飞黄散处方丹砂2两,雌黄2两,磁石2两,曾青2两,白石英2两,礜石2两,石膏2两,钟乳2两,雄黄2两,云母2两。制法上为末,取丹砂着瓦盆南,雌黄着中央,磁石

  • 粉艾丹

    药方名称粉艾丹处方猪胆汁、宫粉、艾。制法先用猪胆汁浴净,再用宫粉调涂碗内晒干,用艾熏至老黄色,取下为末。功能主治胎癞。用法用量绢袋扑之。摘录《种福堂方》卷四

  • 陷胸丸

    药方名称陷胸丸处方大黄(二两),杏仁(去皮尖.炒黑)、苦葶苈(炒)、芒硝,各七钱半。炮制先将大黄葶苈二味为末,后研杏仁芒硝为泥,入前药末和令匀,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者,

  • 复方松塔丸

    药方名称复方松塔丸处方松塔200两,生杏仁50两,黄豆40两,蒲公英100两,冰片2.5两。制法将药材加工洁净。取松塔40两,黄豆40两蒲公英100两,用水洗净,加入适量清水,加热煮提三次,时间分别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