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百部散

百部散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三:百部散

药方名称百部散

处方百部贝母(煨微黄)紫菀(洗,去苗、土)葛根(锉)各30克石膏60克

制法上药为散。

功能主治治小儿咳嗽发热。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加竹叶2~7片,煎至90毫升,去滓。乳母食后温服,小儿饮其乳汁。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三

《圣惠》卷八十三:百部散

药方名称百部散

处方百部1两,贝母(煨微黄)1两,紫菀(洗去苗土)1两,葛根(锉)1两,石膏2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小儿咳嗽头热。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小盏,加竹叶2-7片,煎至6分,去滓,每令乳母子食后温服,令儿饮乳甚佳。

摘录《圣惠》卷八十三

《圣惠》卷四十六:百部散

药方名称百部散

处方百部1两,细辛1两,贝母1两(煨微黄),甘草1两(炙微赤,锉),紫菀1两半(去苗土),桂心1两,白术1两,麻黄3两(去根节),杏仁2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五味子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咳嗽,昼夜不得睡卧,胸中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六

《圣惠》卷四十六:百部散

药方名称百部散

处方百部1两,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麦门冬1两(去心),木通1两(锉),天门冬1两(去心),紫菀1两(去苗土),贝母1两(煨微黄),赤茯苓1两,甘草3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久咳嗽,肩胛渐高,唾出脓血,其味腥咸。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竹叶2-7片,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六

《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百部散

药方名称百部散

别名百部

处方百部1两(炮干),款冬花1两,杏仁1两(去皮尖,麸炒黄,另研入),甘草1两(涂酥,炙黄)。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肺脏风热,上喘咳嗽,鼻塞生疮,口干咽痛。

用法用量百部汤(《圣济总录》卷四十八)。

摘录《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

圣济总录》卷七:百部散

药方名称百部散

处方百部1两,乌头(炮裂,去皮脐)1分,牛膝(去苗,切,酒洒,焙)半两,白术半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中风亸曳,挛躄不能起。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温酒调下,渐加至2钱匕,日3次,夜1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

《圣惠》卷六:百部散

药方名称百部散

处方百部1两,桔梗1两(去芦头),射干1两,川升麻1两,天门冬1两(去心),木通1两(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沙参半两(去芦头),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肺痿咳嗽,涕唾稠粘,咽喉不利,心神烦热。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竹叶2-7片,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摘录《圣惠》卷六

圣济总录》卷一一六:百部散

药方名称百部散

处方百部2两,款冬花1两,贝母(去心)1两,白薇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肺实,鼻塞不闻香臭。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米饮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六

杨氏家藏方》卷十二:百部散

药方名称百部散

处方金毛狗脊(去毛)1两,黑狗脊1两,蛇床子(炒)1两,马兜铃根1两,硫黄(研)半两,秦艽半两,百部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大人、小儿秃疮

用法用量麻油调涂疮上。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二

《医略六书》卷三十:百部散

药方名称百部散

处方百部3两,桑皮1两半,百合3合,茯苓1两半,桔梗3钱。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喘咳,脉虚浮数者。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煎,去滓温服。

摘录《医略六书》卷三十

《圣惠》卷四十六:百部散

药方名称百部散

别名百部

处方百部1两,赤茯苓2两,百合1两,桑根白皮1两(锉),木通1两(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柴胡1两(去苗),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赤芍药3分,郁李仁3分(汤浸去皮,微炒)。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肺气暴热咳嗽,气满喘急;又治骨蒸劳,烦热,肩背疼痛,四肢乏力,咳嗽。

用法用量百部汤(《圣济总录》卷六十五)。

摘录《圣惠》卷四十六

御药院方》卷五:百部散

药方名称百部散

处方款冬花1两,百部1两,知母半两,贝母(去心,炒)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咳嗽无问新久,冷热并宜。

用法用量每服3-4钱,食后用暖齑汁送下。

摘录御药院方》卷五

普济方》卷一六三:百部散

药方名称百部散

处方百部1两,款冬花1两,麻黄(去根节)1两,杏仁(去皮尖,炒)1两。

制法上为末,入杏仁拌匀。

功能主治新久喘嗽不已。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糯米20粒,同煎米饮,食后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一六三

猜你喜欢

  • 五斤丸

    药方名称五斤丸处方大木瓜(去皮、瓤)牛膝(去芦头,用无灰酒浸一宿,揩千,切,焙)肉苁蓉(酒浸一宿,切,焙)天麻(透明者,切,焙)各500克虎骨(涂酥,炙令黄)没药(别研)川乌头(炮,去皮、脐)山药各1

  • 本药

    药方名称本药处方川乌1钱,草乌1钱(焙),淮乌1钱(焙),乌头1钱(焙),龙骨1钱(煅),象牙1钱(焙),青黛1钱,血竭5分,梅片5分,银花生5分,炙5分,硼砂1钱,珍珠5分,乳香5分,没药5分,青鱼

  • 除痛解毒饮

    药方名称除痛解毒饮处方羌活1钱,木通1钱,忍冬7分,土骨皮7分,大黄7分,防风7分,甘草2分。功能主治痛风走注,骨节疼痛。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续名家方选》

  • 家传清气化痰丸

    药方名称家传清气化痰丸处方天南星4两,大半夏4两(2味先用米泔水各浸3-5日,以透为度,洗净切片,以碗1个,盛贮晒干,先姜汁、次皂汁、又次矾汁、又次消水,浸一旦夕晒干),青皮(去瓤)1两,陈皮(去白)

  • 法制白虎汤

    药方名称法制白虎汤处方石膏1两,知母3钱,麦冬9钱,半夏3钱,甘草1钱,竹叶100片,糯米1合。功能主治阳明胃火。轻则大渴,重则发狂。用法用量先煎汤4碗,又加白芍4钱同煎。各家论述此方之妙,不在石膏、

  • 福神丹

    药方名称福神丹处方诃子4个(炮),巴戟(炒)半两,黑牵牛(生)半两,甘草3钱(生),赤小豆49粒(生)。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大风。用法用量每服10-15丸,薄荷汤送下。次用水膏药。

  • 二妙酒

    药方名称二妙酒处方蒜头半个,荸荠2个。功能主治小儿皮肤赤红肿痛。用法用量煮熟捣烂,热白酒下。摘录《仙拈集》卷三

  • 柑仁散

    药方名称柑仁散处方柑子核。功能主治妇人里外吹乳。用法用量每岁1粒,以阴阳瓦焙干枯,为末。热陈酒送下。即盖被出汗而愈。摘录《洞天奥旨》卷六

  • 清中汤

    《杨氏家藏方》卷二十:清中汤药方名称清中汤处方菖蒲(家生者,刮去皮、须,切作片,米泔浸三日,压去苦水)500克生姜150克(不去皮,细切)白盐120克(与菖蒲同腌一宿,焙干)白术60克甘草60克(炙)

  • 代赭丸

    《圣惠》卷八十八:代赭丸药方名称代赭丸处方代赭半两(细研),巴豆半两(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黄连1分(去须),丁香半两,五灵脂1分,麝香1钱(细研),腻粉1钱,芦荟3钱(细研),桂心1分。制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