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肉豆蔻散

肉豆蔻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肉豆蔻散

药方名称肉豆蔻散

处方苍术(米泔浸一宿.去皮.焙.八两),茴香(炒)、肉桂(去粗皮)、川乌(炮.去皮.脐)、诃子皮,各二两;干姜(炮)、厚朴(去粗皮.姜炒)、陈皮(去白)、肉豆蔻(面裹.煨)、甘草,各四两。

炮制上为末。

功能主治治脾胃气虚,腹胁胀满,水谷不消,脏腑滑泻,腹内虚鸣,困倦少力,口苦舌干,不思饮食,日渐瘦弱,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二片,枣子一个,煎七分,温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四:肉豆蔻散

药方名称肉豆蔻散

处方豆蔻7.5克(去壳)桂心7.5克人参15克(去芦头)甘草15克(炙微赤,锉)

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小儿霍乱,吐泻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3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少许,煎至80毫升,去滓温服,不计时候。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四

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三:肉豆蔻散

药方名称肉豆蔻散

处方豆蔻22克(去壳)青橘皮15克(汤浸,去白、瓤,焙)当归15克(锉,微炒)黄牛角腮15克(炙令微焦)厚朴15克(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地榆15克(微炙,锉)黄连15克(去须,微炒)干姜7.5克(炮裂,锉)

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小儿久赤白痢,腹内绞痛,不思饮食,渐至困羸。

用法用量每服1.5克,以粥饮调下。日三至四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三

圣济总录》卷七十四:肉豆蔻散

药方名称肉豆蔻散

处方豆蔻(去壳,炮)黄连(去须,炒)诃梨勒(炮,去核)各22克甘草(炙,锉)白术干姜(炮)赤茯苓(去黑皮)各15克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30克

制法上八味,捣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肠胃受湿,濡泻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克,空腹时用米饮调下,日三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四

奇效良方》卷十四:肉豆蔻散

药方名称肉豆蔻散

处方豆蔻7枚,(每枚剜一窍,纳木香1粒在内,以面裹嫩熟,去面不用)

制法上碾为末,分作二服。

功能主治治脾虚肠鸣,泄泻不食。

用法用量不拘时用米饮汤调下。

摘录奇效良方》卷十四

猜你喜欢

  • 大葶苈丸

    药方名称大葶苈丸处方葶苈1两1分(熬,研如泥),泽漆茎(熬)半两,赤茯苓(去黑皮)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甘遂3分,牵牛子3分,郁李仁(研)半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

  • 二神丸

    《普济本事方》卷二:二神丸药方名称二神丸处方破故纸120克(炒香)肉豆蔻60克(生)制法上药研为细末。另用大肥枣49个,生姜120克,切片同煮,枣烂去姜,取枣剥去皮核,用肉研为膏,入上药末杵匀,丸如梧

  • 大胡麻散

    药方名称大胡麻散处方胡麻子2两,苦参7钱,荆芥7钱,何首乌7钱,威灵仙7钱,防风7钱,石菖蒲7钱,牛蒡子7钱,菊花7钱,蔓荆子7钱,白蒺藜7钱,甘草7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风热瘾疹瘙痒。用法用量每

  • 蔻附丸

    药方名称蔻附丸处方肉豆蔻2两,附子1两半。制法上为末。粥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脏寒脾泻;及老人中气不足,久泻不止。用法用量每服80丸,莲子煎汤下。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 护胎方

    药方名称护胎方处方伏龙肝。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护胎,令子不落。主妊娠感时气,身大热。用法用量水调涂脐下2寸,干则易。愈即止。又取井中泥涂心下,干则易。各家论述《普济本事方释义》:伏龙肝气味辛咸微温,入

  • 朱砂消痰饮

    药方名称朱砂消痰饮处方牛胆南星15克朱砂7.5克(另研)麝香0.6克(另研)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治痰迷心窍,惊悸怔忡。用法用量临卧姜汤调下3克。摘录《古今医统》卷五十

  • 舒经汤

    药方名称舒经汤别名五痹汤(《妇人大全良方》卷三)。处方片子姜黄120克甘草羌活各30克白术海桐皮当归赤芍药各60克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祛风利湿,舒筋活络。治臂痛,下肢关节筋肉痛。用法用量每服9克,以

  • 栀子解郁汤

    药方名称栀子解郁汤处方黑山栀6克瓜蒌果1个(切)连翘6克薄荷3克葛根6克 苏梗4.5克 豆鼓10克郁金6克 淡竹叶20张白茅根15克功能主治治风热内郁,胸脘烦闷,心神焦躁。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醇剩

  • 雪消散

    药方名称雪消散处方朴消15克 真紫雪0.6克 盐0.2克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木舌。用法用量入竹沥少许,用白汤调敷。摘录《万病回春》卷七

  • 产(疒颓)土龙汤

    药方名称产(疒颓)土龙汤处方紫苏、陈皮、川芎、荆芥、厚朴、茯苓、甘草。功能主治胎前产后诸疾。用法用量如有热,可加黄芩。摘录《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