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芦吸散

芦吸散

张氏医通》卷十三:芦吸散

药方名称芦吸散

处方款冬花川贝母(去心)肉桂甘草(炙)各9克鹅管石15克(煅)

制法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温肺壮阳,化痰定喘。治冷哮寒嗽,喘促痰清。

用法用量以芦管吸少许,噙化咽之,二日五至七次。

注意肺热者禁用。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三

《玉案》卷四:芦吸散

药方名称芦吸散

处方肉桂、明雄黄鹅管石款冬花、粉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寒痰凝结肺经,喘嗽气急,午后发寒。

用法用量以芦管挑药,轻轻含之,吸入喉内,徐徐以清茶过口。

摘录《玉案》卷四

《医学启蒙》卷四:芦吸散

药方名称芦吸散

处方款冬花、佛耳草甘草、桂心、鹅管石各等分。

制法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肺受风寒,久嗽不愈。

用法用量吹少许入咽,嗽止。

摘录《医学启蒙》卷四

猜你喜欢

  • 灌耳酱汁

    药方名称灌耳酱汁处方酱汁1-2合。功能主治蚁入耳。用法用量灌耳中即出。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五

  • 辟风汤

    药方名称辟风汤处方独活(洗去土,焙干)1两,防风(去芦头)1两,吴白芷1两,桂藁本(去土)1两,麻黄(去节,微炒)1两,白芍药(去皮)1两,天麻1两,川乌头(炮裂,去皮,捶碎炒黄)半两,藿香叶(去土)

  • 鲛鱼皮散

    《外台》卷二十八引《集验方》:鲛鱼皮散药方名称鲛鱼皮散处方鲛鱼皮(鹊鱼班皮是)1分,犀角1分,麝香(研)1分,龙骨1分,丹砂(研)1分,雄黄(研)1分,蘘荷叶1分,鹿角(炙)1分,蜈蚣1枚(炙),椒1

  • 加味参耆汤

    《洞天奥旨》卷八:加味参耆汤药方名称加味参耆汤处方黄耆1两,人参5钱,荆芥3钱,当归5钱,天花粉3钱,附子3分,牛膝3钱,金银花1两,白芍药5钱,白术5钱。功能主治陈肝疮(即蚤疽),生于左右臂上,三五

  • 敛阴泻肝汤

    药方名称敛阴泻肝汤处方生杭芍1两半,天花粉1两,射干4钱,浙贝母4钱(捣碎),酸石榴1个(连皮捣泥)。功能主治酸敛止汗,凉润复液,宣通利咽。主咽痹。用法用量上同煎汤1钟半。分2次温服下。摘录《衷中参西

  • 草乌膏

    药方名称草乌膏处方草乌、甘遂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行路脚板肿疼。用法用量临卧用新汲水调敷脚板上下痛处。次早洗去,便可行。摘录《普济方》卷一五六引《仁存方》

  • 二物石膏汤

    药方名称二物石膏汤别名石膏汤处方石膏1块(如鸡子大,碎),真珠1两。功能主治少小中风,手足拘急。用法用量石膏汤(《圣济总录》卷一七四)。摘录《千金》卷五

  • 承气泻胃厚朴汤

    药方名称承气泻胃厚朴汤处方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3分,大黄(锉,炒)2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甘草(炙)半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胃实腹胀,水谷不消,溺黄体热,鼻塞衄血,口喎唇紧,关格不通,大

  • 舟车丸

    《古今医统》卷四十三引《太平圣惠方》:舟车丸药方名称舟车丸别名舟车神佑丸(《医学纲目》卷四引河间)。处方甘遂大戟(醋炒)芫花(醋炒)各30克大黄60克木香槟榔青皮陈皮(去白)各15克 牵牛(头末)12

  • 四斤丸

    药方名称四斤丸别名虎骨四斤丸(《证治准绳·类方》卷四)、虎骨木瓜丸(《重订通俗伤寒论》)。处方宜州木瓜(去瓤)牛膝(去芦,锉)天麻(去芦,细锉)苁蓉(洗净,切,焙干)各500克附子(炮,去皮、脐)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