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茧丝汤

茧丝汤

药方名称茧丝汤

别名蚕茧汤、原蚕茧汤、缲丝汤、缫丝汤、茧丝饮

处方茧搔丝。

功能主治消渴。血淋,三消症及妇人血崩。

用法用量蚕茧汤(《朱氏集验方》卷二)、原蚕茧汤(《医学正传》卷五)、缲丝汤(《本草纲目》卷三十九)、缫丝汤(《回春》卷五)、茧丝饮(《卫生鸿宝》卷一)。

各家论述医学正传》:盖此物属火,有阴之用,大能泻膀胱中相火,引阴水上潮于口而不渴也。

临床应用消渴:有一人苦渴疾,日饮斗水,诸药不效,遂服煮蚕茧搔丝汤1盏,其渴顿除,恐不及时,如无,但以乱绵煎汤服。

摘录《直指》卷十七

猜你喜欢

  • 黄连凉膈甘桔解毒汤

    药方名称黄连凉膈甘桔解毒汤处方甘草、桔梗、黄连、黄芩、黄柏、栀子、连翘、薄荷、大力子、麦冬、升麻、山豆根。功能主治小儿毒火内甚,上攻咽喉而致痘疮发热,咽喉作痛,饮水难吞。用法用量加竹叶、灯芯,水煎服。

  • 百花煎丸

    药方名称百花煎丸处方人参1两,紫菀1两,阿胶1两,百部1两,款冬花1两,山药1两,天门冬1两,麦门冬1两,贝母1两,甘草4两,杏仁半斤,蜡20两。制法上为细末,熔蜡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肺虚客热,咳

  • 藿香利膈丸

    药方名称藿香利膈丸处方厚朴9两,枳实3两,当归1两,人参1两,藿香1两,槟榔1两半,木香1两半,甘草1两半,陈皮2两。制法上为极细末。水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宽肠快膈,和胃利痰,进食,化宿酒,表

  • 消饮丸

    药方名称消饮丸处方干姜茯苓各60克白术160克枳实4枚(炙)制法上四味,捣筛,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温中健脾,利水消饮。治饮酒过多,损伤脾胃,致成酒澼,痰水不消,腹中有水声,满逆呕吐,目视疏疏

  • 荆芥洗剂

    药方名称荆芥洗剂处方荆芥9g,防风9g,枫子仁9g,土槿皮9g,五骨皮9g,地骨皮9g,皂角10g,陈醋500ml。功能主治手足癣。用法用量用时加温,每日或隔日泡手足2-3小时,连续2-3周,泡后可上

  • 六味拨云散

    药方名称六味拨云散处方煅甘石1两(水飞),硼砂2钱,朱砂1钱,硇砂3分,琥珀6分,梅片5分。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剑脊障症(角膜剑状混浊)。用法用量点眼。摘录《眼科临症笔记》

  • 分痘汤

    药方名称分痘汤处方升麻1钱,元参3钱,麦冬3钱,当归2钱,青蒿2钱,生甘草2钱,半夏5分,生地3钱,荆芥1钱。功能主治痘已见形,又出一层红斑者,此夹疹痘也;或似斑而非斑,或零星错乱,皆是夹疹之症。用法

  • 透脓散

    《外科正宗》卷一:透脓散药方名称透脓散处方黄耆12克 山甲(炒末)3克川芎9克当归6克 皂角针4.5克功能主治治痈疽诸毒,内脓已成,不穿破者,服之即破。用法用量上药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温服

  • 大青煎

    《圣济总录》卷三十:大青煎药方名称大青煎处方大青1两,升麻1两,射干(去毛)1两,苦竹叶1两,山栀子仁1两,黄柏(去粗皮,蜜炙)半两,玄参(坚者)3分,蔷薇根2两,生地黄汁半斤,白蜜半斤。制法上将8味

  • 辰砂定痛散

    药方名称辰砂定痛散处方软石膏(煅)30克 胡黄连(末)0.6克 辰砂(末)1.5克冰片0.6克制法上药共为末,收罐内。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口舌生疮,咽喉肿痛,鼻腔溃疡。用法用量如口内则掺之,喉内、鼻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