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草还丹

草还丹

圣济总录》卷一八七:草还丹

药方名称草还丹

处方生干地黄(净洗)石菖蒲(节密细者)牛膝(酒浸,切,焙)菟丝子(入盐少许炒,乘热捣末)地骨皮肉苁蓉(酒浸一宿,细切,焙)各等分

制法上六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以丹砂为衣。

功能主治主气血两虚,髭发早白。

用法用量每次40丸,早晨空腹时用温酒送下,日午再服20丸。一月内百疾俱退,一年白发俱黑,身体有力,颜色如童,睡少欲薄。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七

《扶寿精方》:草还丹

药方名称草还丹

别名草还益元丹

处方山茱萸(酒浸,取肉)1斤,破故纸(酒浸1日,焙干)半斤,当归4两,麝1钱。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益无阳,补元气,固元精,壮元神,延年续嗣。主

用法用量草还益元丹(《便览》卷三)。

摘录《扶寿精方》

《良朋汇集》卷二引丁君弼方:草还丹

药方名称草还丹

处方蒺藜(炒)3斤,黑豆(用小粒,炒,存性)3斤,菟丝饼1斤(酒蒸),白茯苓(乳浸)8两,当归(酒洗)1斤,黄芩(酒洗)1斤,萝卜子8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重2-3钱。

功能主治补益。主诸虚百损。

用法用量早、晚滚水送下。

春、冬用苍术1斤,赤茯苓8两(牛乳浸);夏、秋用白术1斤。

摘录《良朋汇集》卷二引丁君弼方

圣济总录》卷一八七:草还丹

药方名称草还丹

处方菊花(拣去萼)4两,枸杞子(拣去尘土及蒂)4两,巴戟天(去心)4两,肉苁蓉(酒浸,熔干,切)4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以丹砂为衣。

功能主治补虚冷,调元气,壮筋骨,明耳目,进饮食,和脾胃,延年。主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温酒或盐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七

《鸡峰》卷十二:草还丹

药方名称草还丹

处方刮皮术1斤(米泔汁浸2日,竹刀切片),菊花8两,青盐4两,椒4两。

制法上用好头醋1斗,于砂石银器中煮术数沸,入椒、菊、盐,煮去一半醋,取出焙干,与余醋为糊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明目补肾。主

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空心、临卧服。

摘录《鸡峰》卷十二

圣济总录》卷—一五:草还丹

药方名称草还丹

处方乌头(去皮脐)4两,黑豆4两,盐1两。

制法上用瓷瓶盛,坐水中,慢火煮令乌头透,取出细切,与黑豆同焙,为末,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失饥冒暑,及风热忧愁,使耳暴聋,或一耳塞,因咽气而开,咽已复塞,令人烦闷。

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空心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

《永乐大典》卷—一六二○引《易简方》:草还丹

药方名称草还丹

处方补骨脂、熟地黄远志地骨皮牛膝石菖蒲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延年益寿,耐寒暑。主虚劳白浊。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空心、日午温酒送下。盐汤、熟水亦可。服之100日,百病除;200百日,精髓满,视听倍常,神聪气爽,瘟疫不侵;服300日,步骤轻健,鬓须如漆,返老还童。

摘录《永乐大典》卷—一六二○引《易简方》

《瑞竹堂方》卷一引王国宝方:草还丹

药方名称草还丹

处方苍术4两(酒浸1两,醋浸1两,泔水浸1两,盐水浸1两,各1宿),胡芦巴1两(酒浸1宿),破故纸1两(酒浸1宿),覆盆子2钱(拣净),茴香1钱(新肥者),川楝子1两,木香半两(坚实者),山药(坚白者)3钱,穿山甲(酥炙者)3钱,地龙(去净土)3钱,茯苓(坚圆者)3钱,枸杞子3钱,牛膝3钱(酒浸1宿)。

制法上晒干为细末,无灰酒糊为丸,如梧酮子大。

功能主治壮脾胃,进饮食,益精髓,补肾经,固元阳,轻腰脚,安五脏,通九窍,令人耳目聪明,悦颜容,乌须发,固牙齿,延年益寿,调摄元神。主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温酒送下,盐汤亦可,干物压之,1日2次。空心服毕,须行100步,使药力行。

摘录《瑞竹堂方》卷一引王国宝方

普济方》卷二二四:草还丹

药方名称草还丹

处方川椒4两(净),苍术(泔水浸3日)3两,小茴香(盐炒)3两,白茯苓2两,川乌(炮)1两,甘草2两。

制法上为细末,加附子1两尤佳,却不用川乌,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上明眼目,中暖水脏,下补丹田,疏风顺气,乌髭发,调顺气血,肥健身体。主病愈后,气体不得复元。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空心酒或盐汤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二二四

《医方类聚》卷一三九引《神巧万全方》:草还丹

药方名称草还丹

处方干姜1斤,甘草4两,草豆蔻5个,连皮大腹5个。

制法上用水于铛内慢火煮1伏时,水尽添水,煮,切开看姜内无白,即住,候煮干,白姜薄切,焙干,次入大附子2两(炮)、白槟榔2两,次用酒酵子1升,焙干为末,和匀,以稠粟米粥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泄泻无度,渐成休息痢,脏腑久冷。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米饮送下,日3次。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三九引《神巧万全方》

《博济》卷一:草还丹

药方名称草还丹

处方仙茅1两,川羌活1两,防风(去头)1两,金毛狗脊(去毛)1两,紫花白术1两,茯苓(去皮)1两,干姜1两半,九节石菖蒲1两半,白丑1两半,威灵仙2钱,何首乌1两,苍术1两。

制法上各要新好者,洗,择尽焙干,并生用,细杵为末,以白生砂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风顺气,调利三焦,明耳目,益真元,壮筋骨,驻容颜,保生延寿。主

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冷水送下,不嚼;妇人月候不通,红花酒送下。

摘录《博济》卷一

医学纲目》卷五:草还丹

药方名称草还丹

别名青蒿

处方赤蒿1斗5升,童便3斗。

制法文武火熬,约童便减至2斗,去蒿,再熬至1升,入猪胆7个,再熬数沸,用甘草末收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阴虚骨蒸。

用法用量青蒿丸(《不居集》下集卷四)。

摘录医学纲目》卷五

猜你喜欢

  • 加减神仙既济丸

    药方名称加减神仙既济丸处方拣参(去芦)2两,嫩鹿茸(酥炙)2两,肉苁蓉(酒洗)3两,枸杞子(酒洗)2两,茱萸(酒蒸,去核取肉)2两,怀山药2两,辽五味子2两,石菖蒲(去毛)2两,嫩黄耆(蜜炒)2两,川

  • 赤荆汤

    药方名称赤荆汤处方川连1钱,甘草1钱,苏梗1钱5分,牛蒡1钱5分,玄参1钱5分,赤芍1钱5分,荆芥1钱5分,连翘1钱5分,黄芩1钱5分,花粉1钱5分,射干1钱5分,防风1钱5分。功能主治缠喉风,并一切

  • 经验调气方

    药方名称经验调气方别名调气汤处方人参2两,赤茯苓(去皮)2两,淡木瓜2两,麦门冬2两,白术2两,白芷2两,半夏(汤洗)2两,陈皮1斤,厚朴(姜制,炒)1斤,青皮(去白)1斤,甘草1斤,香附子(炒去毛)

  • 葶苈苦参散

    药方名称葶苈苦参散处方苦参1两,黄连1两,瓜蒂1两,黄柏1两,大黄1两,葶苈子2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久黄。湿热内甚,小便赤涩,大便时秘,饮食少进,诸药不效。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清米饮调下。以吐利

  • 成膏

    药方名称成膏处方清麻油13两(莱油亦得),黄丹7两。制法铁铛文火煎,粗湿柳枇篦搅不停,至黑色,加武火,仍以扇扇之,搅不停,烟断绝尽,看渐稠膏即成。功能主治齿疮,痔疮。用法用量齿疮外贴,痔疮内服。摘录《

  • 代指膏

    药方名称代指膏处方雄黄、朴消各等分。功能主治代指。用法用量用猪胆汁,少加香油调涂。摘录《外科大成》卷二

  • 加减异功散

    《普济方》卷四○三:加减异功散药方名称加减异功散处方人参3钱,白术3钱,茯苓3钱,京芍药3钱,黄耆3钱,当归3钱,桔梗3钱,厚朴3钱,紫草3钱,粉草(炙)3钱。功能主治小儿痘疹。用法用量上(口父)咀。

  • 补劳饮

    药方名称补劳饮处方黄耆(锉)2两,当归(切,焙)2两,生干地黄(焙)2两,人参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芍药1两,五味子(去粗皮)1两,牛膝(酒浸,切,焙)1两,陈橘皮(去白,炒)1两,麦门冬(去心

  • 消疬丸

    药方名称消疬丸处方夏枯草连翘蓖麻仁各120克制法磨细,装入猪大肠一段内,两头扎紧,酒浸蒸烂,捣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清肝散结,消肿拔毒。治瘰疬。用法用量每服50丸,酒下。摘录《疡医大全》卷十八

  • 黄耆五味散

    药方名称黄耆五味散处方黄耆6两,赤石脂8两,厚朴5两(炙),干姜2两,艾叶(炙)2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痢疾。脓血相和食不甚稀,每出脓血与食相兼,腹亦小痛。用法用量初服1方寸匕,以饮送下,每日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