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解毒回生丹

解毒回生丹

药方名称解毒回生丹

处方黑小豆1升,绿豆1升,生甘草2两,连翘1两,天花粉1两,黄芩1两,麝香2分,金箔20张,辰砂5钱,雄黄5钱,山慈菇1两,白扁豆(去皮)2两。

制法先将黑、绿二豆同甘草煎取浓汁1升,次将连翘天花粉扁豆黄芩、山慈菇雄黄、辰砂、麝香共研极细末,即用前汁加炼蜜为丸,每丸重2钱5分,外用金箔为衣。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妊娠误食毒药,如消石巴豆砒霜、乌附等味,毒物如野菌及无名草药酿酒,病死牛羊鸡豚等,内则伤胎气,血下不止,甚则牙闭口噤,身热汗出,心神昏冒,状类癫痫。

用法用量唇不青、齿不黑者可救。

各家论述黑小豆、绿豆甘草甘凉而解毒;雄黄慈菇辛凉而解毒;扁豆去皮则性不涩,可以利水,使毒从小便而出;麝香开窍,引解毒之药上以护心,下以护胎;连翘、花粉、黄芩清热化痰,毒性之物未有不热者也;辰砂清心;金箔镇怯兼解肝心热结之毒。毒去则胎自安。

临床应用中毒 余至英溪医一宦家妇,其妾用银罐内黑汁置饭内毒其嫡妻,饭后即不能语,口齿耳目出血,危在须臾,其夫邀余诊治,左寸脉紧有力,按之微滑。余曰:毒已中心,然喜其按之而微滑也。前方连服三丸,目能动,七孔血稍止,但口作微语状,而泪流两颊,余意药力尚微,安能救垂危之症。仍于前方加大黄三钱,作一汤与之恣饮,夜半腹痛,下如黄浆,如豆汁,如猪肝成片结块者斗许。盖幸其毒置饭中,故可下而救也。随以黑小豆、扁豆绿豆各三合,白糯米五合煮稀粥徐徐调养之。后以十全大补汤去桂,加银花,紫花地丁十余剂而平。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三

猜你喜欢

  • 平肝开郁止血汤

    药方名称平肝开郁止血汤处方白芍30克醋炒)白术30克(土炒)当归30克(酒洗)丹皮9克三七根9克(研末)生地9克(酒炒)甘草6克 黑芥穗6克柴胡3克功能主治治妇人肝气郁结,致患血崩,口干舌渴,呕吐吞酸

  • 肉末米粥

    药方名称肉末米粥处方瘦狸肉末50克粳米(或小米)50克制法将肉末与粳米(或小米)同煮为粥。功能主治适用于婴儿麻疹恢复期,为保证身体对热量、营养的需要。用法用量每日分3次服。摘录《民间方》

  • 针头丸

    药方名称针头丸处方川乌尖7个(去坏,干)白僵蚕7个(去嘴、丝)硼砂10枚制法上为末,用猪胆汁调药,不令稀,摊在碗内,用荆芥、艾各30克,皂角小者1茎,烧烟,将药碗高覆熏之,常将药膏搅转,又摊又熏,皂角

  • 肺瘤2号方

    药方名称肺瘤2号方处方南沙参12克,北沙参12克,天冬9克,麦冬9克,百合15克,生地15克,银花15克,黄芩9克,白茅根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鱼腥草30克,铁树叶30克,生苡仁5克,陈皮9克。功

  • 椒桂汤

    《温病条辨》卷三:椒桂汤药方名称椒桂汤处方川椒18克(炒黑)桂枝18克 良姜9克柴胡18克 小茴香12克 广皮9克吴茱萸9克(泡淡)青皮9克功能主治温中散寒,行气止痛。治暴感寒湿成疝,寒热往来,脉弦反

  • 黄柏酒

    药方名称黄柏酒处方黄柏4两,猪胰4两。功能主治润脏滑肌。主有相火而好饮酒者生疮。用法用量生浸,饮之。摘录《医学入门》卷三

  • 二仙汤

    《妇产科学》:二仙汤药方名称二仙汤处方仙茅9克 仙灵脾9克当归9克巴戟天9克黄柏4.5克知母4.5克功能主治温肾阳,补肾精,泻肾火,调冲任。主妇女月经将绝未绝。周期或前或后,经量或多或少,头眩耳鸣,腰

  • 当归和血散

    《证治宝鉴》卷八:当归和血散药方名称当归和血散处方当归、白芍、川芎、桔梗、秦艽、黑姜。功能主治泄泻。用法用量原书用本方治上症,水煎送下升阴丸。摘录《证治宝鉴》卷八《脾胃论》卷下:当归和血散药方名称当归

  • 柏叶汤

    《金匮要略》卷中:柏叶汤药方名称柏叶汤处方柏叶9克干姜9克 艾3克功能主治治吐血不止者。用法用量上药三味,以水500毫升,取马通汁100毫升,合煮取200毫升,分二次温服。摘录《金匮要略》卷中《寿世保

  • 加减胃苓五皮汤

    药方名称加减胃苓五皮汤处方胃苓汤加桑白皮、大腹皮、茯苓皮、生姜皮、五加皮。功能主治诸肿及喘。用法用量上(口父)咀。加生姜3片,水煎服。摘录《保命歌括》卷二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