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金泥膏

金泥膏

幼幼新书》卷十四引张涣方:金泥膏

药方名称金泥膏

处方菖蒲(一寸九节者用)1两,远志(去心)1两,钩藤1两,人参(去芦头)半两,龙胆草半两,甘草(炙)半两(上为细末),水银1分,牛黄(别研)1钱,麝(研)1钱,金箔20片。

制法水银研如泥,与诸药一处拌匀,用蜜半斤,酥4两,用银锅或石锅中,先入水2升,除出金泥,酥,蜜外,先入诸药,慢火熬至1升,新绵滤去滓,方再下酥,蜜、金泥搅匀,用柳枝不住手搅,熬成膏,用瓷盒盛。

功能主治伤寒邪热乘心,兼发惊病。

用法用量每服1豆大,薄荷汤化下。

摘录幼幼新书》卷十四引张涣方

《便览》卷四:金泥膏

药方名称金泥膏

处方阴地蚯蚓粪(少),朴硝(多)。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一切无名肿毒,焮热,诸般丹瘤,热瘭湿烂。亦治大人。

用法用量新汲水浓调,厚敷患处,1日3-4次。

摘录《便览》卷四

猜你喜欢

  • 金锁十益大安丸

    药方名称金锁十益大安丸处方顶熟地1斤(人乳拌蒸9次),顶生地6两(酒洗),菟丝子5两(酒煮吐丝),黄耆(蜜炙)3两,麦冬(去心)3两,天冬(去心)3两,女贞子(人乳拌蒸9次)3两,白术(米泔浸,炒)3

  • 加味平胃散

    《医宗金鉴》卷五十四:加味平胃散药方名称加味平胃散处方南苍术(炒)厚朴(姜炒)大腹皮(制)甘草(生)陈皮莱菔子(焙)山楂麦芽(炒)神曲(炒)功能主治化积消滞。治小儿饮食过度,积滞内停,脘腹膨胀,大便不

  • 姜汁酒

    《圣济总录》卷一五九:姜汁酒药方名称姜汁酒处方生姜汁6分盏(作3服),鸡子黄3枚(作3服)。功能主治子死腹中,气血凝冷难下。用法用量先用酒3分盏,醋2分盏,同煎沸,入姜汁2分盏,又煎,令沸倾出,用鸡子

  • 防风圆

    药方名称防风圆处方防风(洗)、川芎、天麻(去苗.酒浸一宿)、甘草(炙),各二两。朱砂(研.为衣)半两。炮制上为末,炼蜜为圆,每两作十圆,以朱砂为衣。功能主治治一切风,及痰热上攻,头痛恶心,项背拘急,目

  • 八味地黄加铁落汤

    药方名称八味地黄加铁落汤处方八味地黄汤加生铁落。功能主治咳逆喘急。临床应用哮喘:一少年哮喘者,其性善怒,病发寒天,每用桂附地黄汤及黑锡丹而平。一次用之未效,加生铁落于八味汤中,一剂而愈。摘录《观聚方要

  • 杏苏饮

    《医宗金鉴》卷五十三:杏苏饮药方名称杏苏饮处方杏仁(炒,去皮、尖)紫苏前胡桔梗枳壳(麸炒)桑皮(炒)黄芩甘草(生)麦冬(去心)浙贝母(去心)橘红功能主治治小儿伤风,发热憎寒,头痛有汗,嚏涕,鼻塞声重,

  • 榉皮散

    药方名称榉皮散处方榉树皮1两,栝蒌根3分,白茯苓3分,人参半两(去芦头)。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小儿痢渴不止。用法用量以粟米饮调下半钱,不拘时候。摘录《圣惠》卷九十三

  • 艾附女珍丸

    药方名称艾附女珍丸处方香附5两(分4份:1童便,1米醋,1人乳,1盐酒浸),蕲艾(醋煮)2两,当归2两,川芎1两半,白芍1两半,熟地黄(酒蒸)1两半,黄芩1两半,阿胶(酒蒸)1两,臭椿根皮1两。制法上

  • 助阳止痒汤

    药方名称助阳止痒汤处方黄耆30克桃仁6克(研)红花6克 皂刺3克赤芍3克 山甲3克(炒)功能主治益气散瘀,通络止痒。治痘出六七日后,作痒不止,抓破无血。兼治失音声哑。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林改错》卷

  • 桃仁芍药汤

    药方名称桃仁芍药汤处方桃仁10克 芍药 芎藭当归干漆桂心甘草各6克制法上七味,哎咀。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治产后血瘀腹痛。用法用量以水800毫升,煮取400毫升,分三次服。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