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锉散

锉散

《鸡峰》卷十七:锉散

药方名称锉散

处方防风枳壳黄耆竹叶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痔疾。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大盏,加生姜2片,同煎至8分服。

摘录《鸡峰》卷十七

《局方》卷二(绍兴续添方):锉散

药方名称锉散

处方天仙藤10斤,青蒿子(炒)10斤,桑白皮(炒)10斤,香附子(炒)10斤,荆芥穗10斤,前胡生姜汁制,炒)10斤,柴胡10斤,桔梗10斤,麻黄(去根节)10斤,苍术(炒)10斤,干葛10斤,陈橘皮10斤,茴香(炒)2斤半,秦艽2斤半,川芎2斤半,白芍药2斤半,藁本2斤半,黄耆2斤半,半夏(为粗末,姜汁炙)2斤半,川羌活2斤半,甘草(炒)5斤,肉桂5斤,白芷(炒)5斤,厚朴(去粗皮,姜汁炒)5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壮筋骨,轻健肢体,进饮食。主五劳七伤,感冷冒寒,气弱体虚,多倦少力。

用法用量每服3大钱,水1盏半,加生姜乌梅大枣,煎至7分,去滓温服。并两滓作1服煎。

摘录《局方》卷二(绍兴续添方)

猜你喜欢

  • 苦洒汤

    药方名称苦洒汤别名鸡子汤、鸡子法、鸡壳苦酒汤、半夏苦酒汤处方半夏(洗,破如枣核)14枚,鸡子1枚(去黄,纳上苦酒着鸡子壳中)。功能主治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用法用量鸡子汤(《外台》卷

  • 赤小豆粥

    《本草纲目》卷二十五:赤小豆粥药方名称赤小豆粥处方赤小豆、粳米。功能主治利小便,消水肿脚气,辟邪疠。主用法用量煮粥服。摘录《本草纲目》卷二十五《朱氏集验方》卷四:赤小豆粥药方名称赤小豆粥处方赤小豆(炒

  • 飞白散

    药方名称飞白散处方老姜、砒、斑蝥末。功能主治身上斑剥。用法用量用老姜切开作片,将砒末夹在内,以线紧缚定,用山黄泥封固晒干,入火煨,候内姜收尽砒末,取出将斑蝥末乘湿揩拭于上。病人浴出,以穿山甲刮去块上枯

  • 铁军汤

    药方名称铁军汤处方滑石12克,生山栀12克,玄参12克,生地15克,生大黄12克,匾蓄10克,苏叶12克,生山楂18克,六神曲12克,马鞭草12克,青皮6克,川牛膝12克。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理气祛瘀。

  • 旱莲草散

    药方名称旱莲草散处方旱莲草子。制法上药瓦上焙,研末。功能主治肠风脏毒,下血不止。用法用量每服2钱,米饮送下。摘录方出《本草纲目》卷十六引《家藏经验方》,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

  • 桔梗二陈汤

    药方名称桔梗二陈汤处方茯苓陈皮半夏甘草桔梗枳壳黑山栀黄芩黄连功能主治化痰清火。治火喘,乍进乍退,食则减,已则发。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一

  • 没乳丸

    药方名称没乳丸处方乳香没药桃仁滑石木香槟榔制法研末为丸。功能主治治瘀血痢。用法用量苏木煎汤下。摘录《脉因证治》卷上

  • 石榴酒

    药方名称石榴酒处方酸石榴7个甜石榴7个苍耳子30g党参30g苦参30g丹参30g羌活30g 清酒1500ml炮制先将石榴连皮捣烂备用;其余8味药村也捣成细末,然后把石榴与药末一起放入瓷瓶中;倒入白酒浸

  • 救睛丸

    《准绳·类方》卷七:救睛丸药方名称救睛丸处方苍术、枳实、甘草、川芎、荆芥、蝉蜕、薄荷、当归、木贼、草决明、谷精草各等分。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睛肿,旋螺突出,青盲有翳。用法用量每服1

  • 犀地玄参汤

    药方名称犀地玄参汤处方犀角鲜生地 元参连翘桑叶丹皮竹叶心石菖蒲功能主治透营泄热。治温病热邪人营,神烦少寐,舌红脉数。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引叶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