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阿胶梅连丸

阿胶梅连丸

《宜明论方》卷十:阿胶梅连丸

药方名称阿胶梅连丸

处方金井阿胶(净草灰炒透明白,别研,不细者再炒,研细)乌梅肉(去核,炒)黄柏(锉,炒)黄连当归(焙)赤芍干姜(炮)赤茯苓各15克

功能主治阴虚下痢五色,腹痛,至夜发热。

用法用量上药研末,入阿胶研匀,水丸,如梧桐子大,小儿丸如绿豆大。每次10丸,空腹时用温米饮送下,一昼夜五六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油腻。

摘录《宜明论方》卷十

《宣明论》卷十:阿胶梅连丸

药方名称阿胶梅连丸

别名阿胶黄连

处方金井阿胶(净草灰炒透明白,别研,不细者,再炒,研细)半两,乌梅肉(去核,炒)半两,黄柏(锉,炒)半两,黄连半两,当归(焙)半两,赤芍药半两,干姜(炮)半两,赤茯苓半两。

制法上为末,入阿胶研匀,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五色痢至夜蒸热,脉虚沉数者。

用法用量阿胶黄连丸(《医略六书》卷二十五)。

注意忌油腻脂肥诸物。

各家论述《医略六书》:阴虚热陷,伤脏气而利下五色,至夜蒸热,是阴虚阳扰而热发于外焉。阿胶止阴虚之痢;当归养痢亡之血;连、柏炒黑,寒而且燥,不使阳热内扰,则阴中之湿亦化;苓、芍敛而且渗,能挽阴液偏亡,则尿利,大便亦实;炮姜暖胃守中,乌梅敛肝收液也。丸以苦酒之敛,下以米饮之和,使阳热顿化则真阴复完,而无液有归,下痢蒸热并瘳矣。此养阴化热之剂,为五色痢夜热之专方。

摘录《宣明论》卷十

猜你喜欢

  • 沉香饮

    《圣济总录》卷五十一:沉香饮药方名称沉香饮处方沉香半两,大腹(炮,锉)3分,木香半两,羌活(去芦头)半两,萆薢3分,牛膝(去苗,酒浸)3分,黄耆(细锉)半两,泽泻半两,熟干地黄(焙)半两,桑螵蛸(炒)

  • 天花粉散

    药方名称天花粉散处方天花粉生地麦冬干葛各6克五味子甘草各3克粳米100粒制法上药研为细末。功能主治生津止渴。治心移热于肺,肺热化燥,发为上消,渴饮无度。用法用量每服3~6克,温开水送下,每日二至三次。

  • 补天育麟丹

    药方名称补天育麟丹处方鹿茸1具人参300克山茱萸熟地肉苁蓉巴戟天各180克 炒白术炙黄耆淫羊藿山药芡实各240克当归蛇床子菟丝子各120克柏子仁肉桂各90克麦冬150克 北五味锁阳各60克 人胞1个(

  • 黄柏苍术汤

    药方名称黄柏苍术汤处方黄柏9克苍术9克蒲公英9克滑石15克龙胆草15克 生地15克功能主治治慢性湿疹。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大茯苓汤

    药方名称大茯苓汤处方茯苓3两,白术3两,当归2两,橘皮2两,附子2两,生姜4两,半夏4两,桂心4两,细辛(1作人参)4两。功能主治胸中痰饮癖结,脐下弦满,呕逆不得食;亦主风水。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

  • 姜橘丸

    《百一》卷八:姜橘丸药方名称姜橘丸处方生姜1斤(去皮,切作片子,青盐1两淹1宿,焙干),甘草1两半(炙),陈皮1两半(去白),青皮(去瓤)3分,缩砂仁3分,木香3分,蓬莪术1两(醋浸1宿)。制法上为细

  • 解五毒救命散

    药方名称解五毒救命散处方白矾1匙,建茶2匙(为末)。功能主治中毒。用法用量上用新水半碗调服。不过两服,良久恶心吐出。摘录《传信适用方》卷四

  • 粉草汤

    药方名称粉草汤处方粉草节、当归尾、赤芍药、香白芷、大黄、木鳖子、荆芥、黄耆、南木香各等分。功能主治一切无名肿毒恶疮。用法用量上(口父)咀。酒、水各1大盏,煎至8分,露1宿,五更服。热多,加大黄;冷多,

  • 甘草汤

    《伤寒论》:甘草汤药方名称甘草汤别名温液汤(《千金翼方》卷十五)。处方甘草6克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少阴咽痛,兼治舌肿。用法用量上一味,以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每次温服150毫升,一日二次

  • 二龙丹

    药方名称二龙丹处方龙衣2条(大者,烧灰)龙骨15克鹅管石海螵蛸(煅)炉甘石(制飞)各12克 乌芋粉30克冰片9克制法上药各为极细末,和匀。功能主治消毒退肿,长肉生肌。主下疳。用法用量用鸡子黄熬油调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