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鹅梨煎丸

鹅梨煎丸

《博济》卷二:鹅梨煎丸

药方名称鹅梨煎丸

处方鹅梨10个(大者,去皮核),薄荷1斤,皂荚10挺(肥大不蛀者。以上3味,于酸浆水中,揉取自然汁,滤去滓,杏仁4两,去皮尖,烂研,将杏仁膏并前自然汁,同于银石器内,慢火熬成膏后,另入药末),防风(去芦)2两,白蒺藜(微炒,去刺)2两,天麻(炙令通黄色)2两,威灵仙1两(去泥),甘草(炙)1两。

制法上5味为细末,入前膏内,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大化痰涎,解壅热。主脾肺风攻皮肤成疮癣,瘙痒。

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食后用温浆水送下,临卧时再服。

摘录《博济》卷二

圣济总录》卷六十四:鹅梨煎丸

药方名称鹅梨煎丸

处方大鹅梨20枚(去皮核,用净布绞取汁),皂荚10挺(不蛀者,去黑皮,用浆水2升,揉取浓汁),生地黄半斤(净洗,研绞取汁),生薄荷半斤(细研取汁),蜜半斤(以上5味,同于银石器中慢火熬成膏,入诸药末),木香1两,人参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白蒺藜(炒去角)1两,牛膝(酒浸1宿,切,焙干)1两,肉苁蓉(酒浸1宿,切,焙干)1两,羌活(去芦头)3分,防风(去叉)3分,白术3分,青橘皮(去白,焙)3分,桔梗(锉,炒)3分,山芋3分,半夏(汤洗7遍,焙干,炒过)1两,槟榔(煨,锉)2两,甘草(炙,锉)半两。

制法上除5味为膏外,余为末,入膏拌和,杵令硬软得所,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凉心肺,利胸膈,解热毒,补元益气。主热痰。

用法用量每服15丸,加至20丸,食后荆芥汤送下,1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四

猜你喜欢

  • 二陈竹沥胆星汤

    药方名称二陈竹沥胆星汤处方熟半夏、白茯苓、陈皮、甘草、胆星、竹沥。功能主治挟痰发狂。中脘有痰,胸膈痞满,迷塞包络,口出无伦语,症似阳狂,但唇不焦,口不渴,舌有滑胎,关脉洪滑。用法用量寒凉凝结,加生姜;

  • 伤筋药水

    药方名称伤筋药水处方生草乌120克 生川乌120克羌活120克独活120克 生半夏120克 生栀子120克 生大黄120克 生木瓜120克路路通120克 生蒲黄90克樟脑90克苏木90克赤芍60克红花

  • 托里举斑汤

    药方名称托里举斑汤处方白芍当归各3克升麻1.5克白芷2.1克柴胡2.1克 川山甲6克(炙黄)功能主治扶正托里,和血解毒。治斑疹误下,邪留血分,斑毒内陷。用法用量加生姜少许,水煎服。摘录《瘟疫论》卷上

  • 光明散子

    药方名称光明散子处方制甘石(末)1两,硼砂1钱,冰片2分。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一切眼疾,时热翳膜。用法用量点眼。摘录《医统》卷六十一

  • 芍药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三:芍药汤药方名称芍药汤处方白芍药 干地黄牡蛎各15克 桂心9克制法上四味,哎咀。功能主治治产后虚热头痛,或腹中拘急痛。用法用量以水600毫升,煮取400毫升,去滓,分三次服。发热者

  • 口炎清冲剂

    药方名称口炎清冲剂处方天冬、麦冬、玄参、金银花、甘草。制法加水煎,浓缩,加蔗糖制为冲剂。功能主治养阴清热解毒。主口腔粘膜扁平苔癣,复发性口疮,疱疹性口炎,慢性咽炎,慢性唇炎。用法用量每服20克,开水冲

  • 石决明散

    《圣济总录》卷一○六:石决明散药方名称石决明散处方石决明井泉石石膏(碎)各30克黄连(去须)菊花各6克甘草(生锉)30克制法上六味,捣罗为散。功能主治治肝脏热壅,目赤涩痛。用法用量每服6克,浓煎竹叶汤

  • 巨胜丸

    《医灯续焰》卷十八:巨胜丸药方名称巨胜丸处方巨胜子、白茯苓、甘菊花各等分。制法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返白发为黑。主风眩,白发。用法用量每服3钱,清晨白汤送下。摘录《医灯续焰》卷十八《医方类聚》

  • 止嗽定喘口服液

    药方名称止嗽定喘口服液处方麻黄1000g 苦杏仁1000g甘草1000g石膏1000g性状为棕黄色的液体;气微香,味甜、微酸、涩。炮制以上四味,除苦杏仁外,其余石膏等三味加水煎煮2次,每次1.5小时,

  • 天柱丸

    药方名称天柱丸处方蛇含石1块(大者,煅七次,用醋淬七次)川郁金末(少许)制法上药共研极细,入少许麝香和匀,用米饭为丸,如龙眼大。功能主治治小儿项软,头不得正,或去前,或去后。用法用量每服1丸,荆芥汤化